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輪種的意思、輪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輪種的解釋

[relay cropping] 輪換種植

詳細解釋

即輪作。詳“ 輪作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輪種(lún zhòng)是農業生産中的一種耕作制度,指在同一塊耕地上,按照預定的順序或周期,輪換種植不同科屬、習性或養分需求差異較大的作物。其核心目的是通過作物間的互補效應,維持土壤肥力平衡,減少病蟲害滋生,實現土地的可持續利用。

一、詞典釋義與農業内涵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定義為“輪流種植不同作物以保持地方的生産方式”,強調“有序輪換”與“地力維持”的雙重屬性。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6年。

  2.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耕作卷》

    補充說明輪種需遵循“禾豆交替”“深淺根搭配”等原則,例如玉米與大豆輪作可平衡氮素消耗,而水稻與旱作輪換能改善土壤結構。

    來源:《中國農業百科全書》,中國農業出版社,1993年。

二、科學依據與生态效益

根據農業農村部《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方案》,輪種的科學性體現于:

三、曆史實踐與文化傳承

我國西漢《氾勝之書》已有“田有六道,禾為首”的輪作記載,至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系統總結“谷田必須歲易”的經驗,形成“禾-豆-綠肥”的傳統模式,印證輪種在農耕文明中的延續性。

來源:《齊民要術校釋》,缪啟愉校釋,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年。


參考文獻

  1. 農業農村部. 《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實施方案》. 2016.
  2. 中國農業科學院. 《作物輪作對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研究》. 《中國農業科學》,2020.
  3. 賈思勰(北魏). 《齊民要術》. 缪啟愉校釋版. 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

網絡擴展解釋

輪種,又稱輪作,是一種農業耕作方式,指在同一塊田地上按一定順序或時間間隔種植不同作物,以優化土壤利用并提升産量。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輪種通過周期性更換作物種類實現,分為時間輪作(如不同季節種植不同作物)和空間輪作(如不同地塊交替種植)。其核心目的是避免單一作物長期種植導緻的土壤養分失衡。

2.主要作用

3.實際應用

4.曆史發展

中國農業史上,輪種制是繼撂荒制、休閑制後的重要階段,标志着從粗放向集約化耕作的過渡。

5.現代意義

在可持續農業中,輪種減少化肥依賴,促進資源循環利用,成為生态農業的關鍵技術之一。

如需更全面的信息,可參考農業專業文獻或權威百科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矮矬子不得已而用之步士朝飛暮卷陳刍赤心相待船幫春水楚奏大用地聲短檠燈敦害度身發水佛闌克賦畀稿乾更唱疊和貢舶龜鶴瑰器過式慌神兒洹水慧黠火母交戒擊笞金閣謹遇舊帙儁俠窺道遼闆六弦琵琶龍體落瓠徬徨失措盤藍瓊花觀戎王子三能沙鶴上收沙壤神山虱官司守瑣鄙通政司酡顔亡何玩世不恭晚悟萬衆一心韋弁烏啄遐迹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