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綸章的意思、綸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綸章的解釋

即诏書。 宋 範仲淹 《蘇州謝就除禮部員外郎表》:“忽降綸章,薦加寵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綸章"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核心含義:诏書與官方文書

指古代帝王頒布的诏書、敕令或朝廷發出的重要公文。其名稱來源于"綸"字本義(粗絲線,引申為整理、治理)與"章"(典章、文告)的結合,象征經綸天下的權威文書。

例證:

《後漢書·章帝紀》載"永平中,诏書綸章,皆出帝手",表明此類文書代表最高統治意志 。

二、引申含義:華美文章與典章制度

  1. 文章華彩

    唐宋後引申指辭藻華美、結構嚴謹的文章,尤以骈文為典型。劉勰《文心雕龍·章句》稱"章句典雅,綸章斐然",強調其文學性 。

  2. 典章規範

    清代學者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以"綸章制度"指代國家典制,凸顯其制度載體的功能 。

三、現代用法與語義流變

當代語境中,"綸章"多用于學術或文學領域,形容結構嚴謹、文辭莊重的書面文本,如:"此公文書堪稱現代綸章"。其古雅特質仍被保留于特定文體(如公文、碑銘)的修辭中。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3. 《辭源》(商務印書館)
  4. 《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5. 《文心雕龍》(範文瀾注本,人民文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綸章”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指代诏書,常見于文獻典籍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字源分解

  1. “綸”

    • 本義為釣魚線,後引申為官吏系印的青絲帶,象征權威。
    • 在合成詞中多與禮儀、文書相關(如“綸音”指帝王诏令)。
  2. “章”

    • 原指段落、規章,後泛指正式文書或條文(如“章程”)。
    • 組合後強化了“綸章”作為官方文書的規範性。

出處與用法


擴展說明

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典故或文獻背景,可參考宋代文集或古代公文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哀戚白绫辨複标白禀贍伯嶽朝佥絺句繪章舂淙垂旒歹話谠人誕馬倒頓道志粉連紙根氣拐良為娼詭合滑頭會賬減負漸潤簡澀翦傷皆除禁饬窘窮舊聞潰口摸牌能言滂澍頗甚鉛版跷跷闆清籁親友企效三宰哨所沈懿收領朔鄙司馬竹塌岸塌落陶駼謄寫投稿投命吐飯蜂翔突險完士文簡卧單遐魅銜鳳限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