籮兜的意思、籮兜的詳細解釋
籮兜的解釋
籮筐。 阿爾木呷 《紅軍,紅軍,彜民的親人》:“﹝紅軍﹞擡着幾籮兜銀元、銀錠和銅元。”《中國民間故事選·許縣長的故事》:“敵人隻得找了個籮兜,抓了兩個老百姓,擡他走。”
詞語分解
- 籮的解釋 籮 (籮) ó 用竹子編的底方上圓的器具:籮筐。 筆畫數:; 部首:竹; 筆順編號:
- 兜的解釋 兜 ō 古代作戰時戴的盔:兜鍪。 口袋:網兜。 做成兜形把東西攏住:兜風。用手巾兜着。 環繞,圍繞:兜抄。兜剿。兜圈子。 招攬:兜售。兜銷。兜攬。 承擔,包下來:出事我兜着。 筆畫數:; 部首:兒;
網絡擴展解釋
“籮兜”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基本釋義
- 字面意思:指用竹子、藤條或草等材料編織而成的容器,通常為方底圓口,用于盛放糧食、物品等,類似于“籮筐”。例如:
“紅軍擡着幾籮兜銀元、銀錠和銅元。”(引自阿爾木呷《紅軍,紅軍,彜民的親人》)
發音與結構
- 拼音:luó dōu(注音:ㄌㄨㄛˊ ㄉㄡ)。
- 構詞:由“籮”(竹編容器)和“兜”(口袋或包裹形狀)組合而成,強調其容納功能。
用法與引申義
- 實際用途:常見于描述搬運或存儲物品,如裝糧食、銀元等,具有實用工具屬性。
- 比喻意義:在部分語境中可引申為“能容納事物的地方或人”,例如形容知識淵博者“如籮兜般包羅萬象”。
文化背景
- 該詞多出現于中國西南地區方言及民間文學中,反映了傳統手工編織器具的使用場景。
參考資料
- 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線上詞典》均将其解釋為“籮筐”,具體用法可結合文學作品進一步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籮兜的意思
籮兜是一個漢語詞語,指的是一種用竹、藤等制成的容器,通常用于裝載物品。它有很大的容量,可以輕松攜帶和使用。
拆分部首和筆畫
籮兜的拆分部首是⺮(竹)和⺾(八),拼音為luó dōu。它的總筆畫數為15畫。
來源
籮兜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爾雅·釋器》,是一個古代的字詞使用說明書。籮兜的形狀由依次交叉編織而成的竹藤材料決定,因此取名為籮兜。
繁體
籮兜的繁體字是籮兜。
古時候漢字寫法
據古代字典《康熙字典》所記載,籮兜的古時漢字寫法為「蘆黝」。
例句
1. 奶奶用籮兜來采摘果實。
2. 我買了一個大籮兜,可以裝很多東西。
3. 他将捕獲的魚放入籮兜裡。
組詞
籮兜并沒有太多的組詞形式,因為它通常作為整體出現。
近義詞
簍子、蓑篷、竹筐。
反義詞
箱子、包袋、袋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