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記述。 漢 馬融 《長笛賦》:“故論記其義,協比其象。”
(2).佛教書籍類别。指對三藏的分類、疏論。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二》:“佛法録:一戒律,二禪定,三智慧,四疑似,五論記。”
關于“論記”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論記”由“論”與“記”組合而成,其中:
一般語境中的含義
佛教文獻中的特殊分類
《論記》是一個漢語詞語,可以以多種方式理解。這個詞的意思可以分為兩個部分進行解釋。
首先,“論”字表示對某一事物進行研究、探讨、評述,以及發表觀點和見解。它代表了思考和探索的過程,表達個人的意見和觀點。
接下來,“記”字指的是記錄、記載、記錄和記住的意思。它指的是用文字、記錄和記憶等方式将信息固化下來,以便進一步傳播和分享。
因此,《論記》可以理解為對某一主題進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并将研究結果以文字形式進行記錄和傳播。
《論記》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讠”和“記”。
“讠”為“言字旁”,是一個主要的部首,表示與言語、語言相關的含義。它在《論記》這個詞中表示思考、讨論和表達觀點的意思。
“記”為“言字左上”部首,它是一個獨立的字形,代表與記錄、記憶相關的概念。在《論記》中,它表示将研究結果記載下來并進行傳播。
根據這兩個部首,可以得到《論記》的拆分筆畫為10畫。
《論記》一詞起源于中國古代,最早出自《周易·應卦上》:“論其天地之數。”這裡的“論”指的是研究和探讨,而“記”則表示記錄和記載。後來,《論記》逐漸成為一個通用的詞語,用于描述有關某一主題的詳細研究和記錄。
《論記》的繁體字為「論記」。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論」字的寫法稍有不同。它的舊字形為「侖」,由兩個人(「亻」是人的意思)相互依偎形成。這個字形意味着不同的人共同探讨和交流的概念。
以下是一些使用《論記》這個詞的例句:
組詞:議論、讨論、學術論文、筆記
近義詞:著文、著述、論文、文章
反義詞:虛構、小說、故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