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倫常綱紀。 漢 賈誼 《新書·服疑》:“謹守倫紀,則亂無由生。”《元史·後妃傳一·仁宗後阿納失失裡》:“上以奉宗祏之重,下以敍倫紀之常。”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倫紀所關,事幹天律。” 魯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圖>》:“正如将‘肉麻當作有趣’一般,以不情為倫紀,誣蔑了古人,教壞了後人。”
(2).條理。 章炳麟 《辨詩》:“按《切韻》本考合南北正音,不失倫紀,《唐韻》因之。”
“倫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倫紀”由“倫”和“紀”組成:
倫常綱紀
指傳統道德中的倫理綱常,如《元史》提到“叙倫紀之常”,強調遵守宗族與社會秩序。魯迅曾批評某些“以不情為倫紀”的現象,認為其違背人性。
條理與規範
在語言學或文獻中,可引申為“條理”。例如章炳麟提到《切韻》“不失倫紀”,指音韻系統的有序性。
“倫紀”既指傳統倫理規範,也包含事物内在的條理,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内涵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秩序密切相關。
《倫紀》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形容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規範。它指的是人們在社會中相互之間應該遵守的道德規範、行為準則和道德原則。這個詞語強調了人際關系的重要性,以及人們應該遵循的道德準則。
《倫紀》的拆分部首是亻(人字旁),它表示此字與人有關。它的總筆畫數是16畫。
《倫紀》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左傳》中的用法。《左傳》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曆史文獻,記錄了春秋時期的曆史事件和政治制度。在這部文獻中,用倫紀來描述人與人之間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
繁體字中,倫紀的寫法為「倫紀」。
在古代漢字中,倫紀的寫法略有不同。倫的古代寫法為「侖」,形狀中間有土象,表示土地之間的連接,暗示人際關系的緊密。紀的古代寫法為「記」,在上方有幾個橫折表示事件、事情的紀錄。
1. 他們之間的倫紀非常緊密,彼此互相扶持。
2. 在這個社會中,我們需要遵守倫紀,不做對不起别人的事情。
3. 倫紀是社會秩序的基石,沒有倫紀就沒有和諧穩定的社會。
組詞:倫理、紀律、倫常、倫理學、紀律性。
近義詞:道德、行為規範、道德準則。
反義詞:違紀、失倫、不道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