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碌碌的意思、碌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碌碌的解釋

(1) [rocky]∶多石頭

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老子》

(2) [commonplace;mediocre]∶平庸無能

碌碌庸才

(3) [busy]∶忙碌,有許多事要做

從前碌碌卻因何?到如今,回頭試想真無趣。——《紅樓夢》

(4) [cart’s sound]∶車轉滾動聲

詳細解釋

(1).多石貌。《漢官儀》卷下引 漢 馬第伯 《封禅儀記》:“仰視巖石松樹,鬱鬱蒼蒼,若在雲中。俛視谿谷,碌碌不可見丈尺。” 清 陳彜 《握蘭軒隨筆·碌碌》:“碌碌,多石貌。”

(2).玉石美好貌。《文子·符言》:“故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其文好者皮必剝,其角美者身必殺。”《後漢書·馮衍傳下》:“ 馮子 以為夫人之德,不碌碌如玉,落落如石。”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總術》:“落落之玉,或亂乎石;碌碌之石,時似乎玉。” 唐 韋應物 《雜體》詩之五:“碌碌 荊山 璞, 卞和 獻君門。”

(3).指美好的玉石。 宋 袁褧 《楓窗小牍》卷上:“九重歡眷,六宮遜處,乃構椒房,用當金宇,碌碌宜階,瑟瑟為戶。”

(4).隨衆附和貌;平庸無能貌。《史記·酷吏列傳論》:“九卿碌碌奉其官,救過不贍,何暇論繩墨之外乎!” 漢 荀悅 《漢紀·宣帝紀一》:“不肯碌碌,反抱關木。”《周書·李弼傳》:“丈夫生世,會須履鋒刃,平寇難,安社稷以取功名;安能碌碌依階資以求榮位乎?” 清 方苞 《左忠毅公逸事》:“吾諸兒碌碌,他日繼吾志事,惟此生耳。”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這豈是區區的男女之情,碌碌的兒女之意哉!”

(5).煩忙勞苦貌。 唐 牟融 《遊報本寺》詩:“自笑微軀長碌碌,幾時來此學無還。” 明 沉受先 《三元記·斷金》:“紅塵滾滾 長安 道,鏡中兩鬢蕭然皓,碌碌江湖老。”《紅樓夢》第一回:“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 魯迅 《書信集·緻李秉中》:“我仍碌碌,但身體尚健,差堪告慰耳。”

(6).眼珠轉動貌。 沙汀 《催糧》:“眼睛細長,帶黃的小眼珠總是碌碌轉動着,顯得異常狡猾。”

(7).車輪轉動聲。 唐 賈島 《古意》詩:“碌碌復碌碌,百年雙轉轂。” 宋 陸遊 《季秋已寒節令頗正喜而有賦》:“風色蕭蕭生麥隴;車聲碌碌滿魚塘。” 元 陳泰 《邯鄲道上書所見》詩:“馬瓏瓏,車碌碌,古道茫茫沙撲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碌碌”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平庸無能
    指人缺乏突出才能或成就,常用于形容平凡、無所作為的狀态。例如“碌碌無為”“碌碌庸才”。
    例句: “他一生碌碌,未能實現理想。”

  2. 繁忙辛勞
    形容事務繁雜、忙碌卻無顯著成果的狀态。例如“忙忙碌碌”“碌碌半生”。


二、詳細解釋與出處


三、使用場景與建議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可通過權威詞典(如、5、6)進一步查閱例句和用法。

網絡擴展解釋二

碌碌的意思

碌碌(lù lù)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職業平庸、平凡、無聊、瑣碎的狀态。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人的生活、工作等方面缺乏成就感或激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碌碌的部首是石(dàn),由10個筆畫組成。

來源和繁體

碌碌一詞最早來源于《漢書·李光傳》。在古代,它的寫法為“録録”,後來演變為繁體字“錄錄”,現代簡化字為“碌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碌碌的寫法為“録録”,在繁體字中寫作“錄錄”。

例句

1. 他一生碌碌無為,沒有取得任何重大成就。

2. 她埋頭碌碌地做着瑣碎的家務。

3. 我感到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碌碌無為。

組詞

1. 碌碌無為:形容一個人生活或工作平凡、無成就。

2. 清碌:形容幹淨整潔的樣子。

3. 忙碌:形容忙忙碌碌、忙于瑣事。

近義詞

碌碌的近義詞有:平庸、平凡、無聊、瑣碎。

反義詞

碌碌的反義詞有:出類拔萃、傑出、精彩、有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