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勠力的意思、勠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勠力的解釋

(1).勉力;盡力。《書·湯诰》:“聿求元聖,與之勠力,以與爾有衆請命。” 孔穎達 疏:“勠力,猶勉力也。”《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範蠡 事 越王 句踐 ,既苦身勠力,與 句踐 深謀二十餘年,竟滅 吳 ,報 會稽 之恥。” 晉 陶潛 《丙辰歲八月中于下潠田舍獲》詩:“貧居依稼穡,勠力 東林 隈。”

(2).并力,合力。《韓非子·存韓》:“昔 秦 、 韓 勠力一意以不相侵,天下莫敢犯,如此者數世矣。”《史記·淮陰侯列傳》:“天下共苦 秦 久矣,相與勠力擊 秦 。”《新唐書·李襲志傳》:“吾世 隋 臣,今 江都 雖淪,宗社尚有奉,諸君當相與勠力刷讎恥,豈怙亂圖不義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勠力”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勉力;盡力
    指個人或群體竭盡全力完成某事。例如《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提到範蠡“苦身勠力,與句踐深謀二十餘年”,最終滅吳雪恥。

  2. 并力;合力
    強調多方協作、共同出力。如《韓非子·存韓》中“秦、韓勠力一意以不相侵”,說明兩國合力避免沖突。

二、出處與用法

三、注意事項

四、相關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例句或現代用法,可參考《史記》《韓非子》等文獻,或查閱權威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勠力的意思

勠力是一個表示盡全力、全力以赴的詞語。

勠力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勠字由"力"和"寸"兩個部首組成,共計12畫。

勠力的來源

勠力一詞最早見于《左傳·定公十六年》:“三軍之勇,士皆勠力于鬥。”意味着三軍之中的士兵們毫不保留地用盡全力去戰鬥。

勠力的繁體字

勠力的繁體字為「箴勵」。

勠力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勠字的寫法稍有不同,多以「激發」、「鼓勵」的意思來表達。

勠力的例句

1. 他在完成這個項目時勠力以赴,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2. 在面對挑戰時,我們應該勠力同心,共同攻克困難。

組詞

勠力氣、勠力奮進、勠力拼搏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全力、竭力

反義詞:懈怠、放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