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堿的意思、鹵堿的詳細解釋
鹵堿的解釋
石堿。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五·鹵鹹》:“凡鹽未經滴去苦水,則不堪食,苦水即鹵水也。鹵水之下,澄鹽凝結如石者,即鹵鹼也。 丹溪 所謂石鹼者,乃灰鹼也,見土類。 吳普 《本草》謂鹵鹻一名鹵鹽者,指鹵水之鹽,非鹵地之鹽也,不妨同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五·鹵鹹》引《名醫别錄》:“鹵鹻生 河 東地澤。”
詞語分解
- 鹵的解釋 鹵 (鹵滷) ǔ 制鹽時剩下的黑色汁液,味苦有毒。亦稱“鹽鹵”、“苦汁”。 濃汁:鹵汁。鹵面。 用五香鹹水或醬油等濃汁制作食品:鹵蝦。鹵豆腐。 古同“魯”,魯莽。 古同“橹”,大盾。 古同“擄”,掠奪
- 堿的解釋 堿 ǎ 含在土裡的一種物質,化學成分是碳酸鈉,用做洗滌劑,亦用來中和發面中的酸味:堿土。堿化。堿荒。 化學上稱能在水溶液中電離而生成氫氧離子(OH-)的化合物,如************等。溶液具有澀味,能使石蕊試紙
網絡擴展解釋
鹵堿(又稱鹵鹽、石堿、寒石)是一種傳統中藥材,主要通過加工鹽湖鹵水制成。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來源與成分
- 來源:鹵堿由鹽湖鹵水(如河北塘沽、漢沽産鹵水塊)經溶解、過濾、蒸發、烘幹等工藝制成粉劑或塊狀物。
- 主要成分:含氯化鈉(NaCl)、氯化鉀(KCl)等鹽類,以及鎂、鈣、硫酸根等離子,部分含微量矽、氟、鐵等元素。
2.性味與功效
- 性味:味鹹、苦,性寒或溫(不同文獻記載略有差異)。
- 功能:具有強心、利尿、鎮靜、消炎、降血壓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療克山病、大骨節病、高血壓、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
3.臨床應用
- 内服:成人每日2~3次,每次1~2克,需用開水溶化後冷服;兒童劑量按年齡遞減。
- 外用:可制成膏劑或溶液,用于皮膚、眼部等局部治療。
4.注意事項
- 毒性:鹵堿含鹽鹵成分,過量服用可能抑制中樞神經系統,需嚴格遵醫囑控制劑量。
- 禁忌:孕婦、體虛者慎用,且避免與辛辣、油膩食物同服。
5.其他用途
- 鹽鹵(鹵堿的液态形式)是北方制豆腐的凝固劑,但對人體有毒,需謹慎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用法或成分分析,可參考中醫典籍或現代藥理學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鹵堿的意思
鹵堿是一個名詞,表示含有鹵素和堿金屬元素的化合物。鹵指的是氯、溴、碘等元素,堿金屬包括锂、鈉、鉀等元素。
拆分部首和筆畫
鹵堿由兩個部首組成:鹵部和堿部。鹵部的部首是氵,表示與水有關;堿部的部首是石,表示與礦石有關。它的總體筆畫數為13劃。
來源
鹵堿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寫法。在古時候,鹵的字形寫作滿(鹿和氺的合體),表示鹽堿地;堿的字形寫作鹼(角和皿的合體),表示鹽。
繁體
鹵堿的繁體字是鹵鹼。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鹵的字形寫作滿,表示鹽堿地;堿的字形寫作鹼,表示鹽。
例句
1. 這個化合物屬于鹵堿類。
2. 鹵堿礦是重要的礦産資源之一。
組詞
鹵水、鹵化物、堿性、堿溶液、鹵素
近義詞
鹽堿、鹽堿地、鹽
反義詞
無機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