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懸物的鈎。《方言》第五:“鉤, 宋 、 楚 、 陳 、 魏 之間謂之鹿觡,或謂之鉤格。” 郭璞 注:“鹿觡,或呼鹿角。”
(2).鹿的角。 晉 郭璞 《江賦》:“或鹿觡象鼻,或虎狀龍顔。”
“鹿觡”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lù gé,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方言》《玉篇》等古籍或相關考據資料。
鹿觡(lù càng)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含有豐富的含義。下面将對該詞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介紹。
拆分部首:鹿(lù)- 鳥(niǎo)
筆畫:
鹿(lù):左邊4畫 + 右邊7畫 = 11畫
觡(càng):上面6畫 + 右邊10畫 + 下面4畫 = 20畫
鹿觡的來源是古代獵人在山林中追逐野鹿的行為。觡是追捕、尋找的意思,表示獵人追逐鹿群的動作。
鹿觡的繁體寫法為「鹿觧」,在漢字書寫中常用于傳統文化和古代文獻中。
鹿觡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鹿觋」,觋是追逐鹿群的意思,與現代的觡含義相似。
他就像一隻鹿觡般追逐着自己的夢想。
鹿角、鹿皮、觡擊、鹿豬(此組詞皆為以「鹿」作為字根的詞語)
追逐、追尋、追趕、追捕
逃離、躲避、回避、遁逃
以上是關于「鹿觡」這個詞的一些基本信息,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