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盧浮宮的意思、盧浮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盧浮宮的解釋

法國最大王宮建築之一,現為國立美術博物館。在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右岸。占地約18萬平方米。建于1204-1857年。正殿呈口字形,兩邊有側廳,中間空地為廣場。氣勢雄偉壯觀。現有藏品四十萬件,油畫《蒙娜麗莎》、雕塑《勝利女神》及維納斯女神雕像為宮中三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盧浮宮(法語:Musée du Louvre)是法國巴黎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築,也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以下從多個維度解析其含義與意義:

一、曆史演變

  1. 起源與擴建
    盧浮宮始建于1204年,最初是菲利普二世為防禦修建的城堡。16世紀弗朗索瓦一世将其改建為文藝複興風格的王宮,并收藏了《蒙娜麗莎》等藝術品。經曆多位國王擴建,最終在路易十四時期形成主體建築群。
  2. 向博物館轉型
    1793年法國大革命期間,盧浮宮正式向公衆開放為博物館,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國立博物館之一。

二、建築與布局

  1. 建築風格
    融合了中世紀城堡、文藝複興宮殿和現代玻璃金字塔(貝聿銘設計)等多元風格,占地面積約45公頃,建築群呈“U”形分布。
  2. 展館分區
    分為叙利館(Sully)、德農館(Denon)和黎塞留館(Richelieu),分别以曆史人物命名,展出來自全球的40餘萬件藏品。

三、文化意義與藏品

  1. 藝術寶庫
    以“三寶”聞名:達·芬奇《蒙娜麗莎》、古希臘雕塑《勝利女神》和《斷臂維納斯》。藏品涵蓋古埃及、古希臘、羅馬文明至19世紀歐洲藝術。
  2. 曆史見證
    曾作為50位法國國王和王後的居所,見證了法國從中世紀到現代的政治與文化變遷。

四、其他含義

在中文語境中,“盧浮宮”偶爾被用作成語,比喻宏偉華麗的建築,但其核心含義仍指向這座集曆史、藝術與建築于一身的博物館。

如需了解更多細節,可參考盧浮宮官網或權威藝術史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盧浮宮

盧浮宮(lú fú gōng)是指法國巴黎的一座世界聞名的藝術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

拆分部首和筆畫:盧(蔔、三畫)、浮(水、十一畫)、宮(宀、三畫)。總共的筆畫數為十七畫。

來源:盧浮宮(Louvre)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法國皇室時代。原本是由法國國王路易14世委托建造,并且用作皇家宮殿。後來,盧浮宮逐漸轉變成收藏和展示世界藝術品的文化場所。

繁體:盧浮宮(lú fú gōng)。

古時候漢字寫法:堯、牛、又。這個寫法在古代的文獻中不常見。

例句:很多遊客慕名前來,去參觀盧浮宮的名畫和文物。

組詞:盧浮宮内收藏了許多世界知名的藝術品和文物。

近義詞:巴黎博物館。

反義詞:巴黎留尼汪動物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