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箓籍的意思、箓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箓籍的解釋

指道教的秘文與仙人的名籍。 前蜀 杜光庭 《皇太子本命醮詞》:“爰命真官,以司籙籍。五行休王,皆禀於神功;三命興衰,悉宗於靈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箓籍"是漢語中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複合詞,由"箓"和"籍"兩個單字構成。《漢語大詞典》解釋"箓"本義為帝王自稱受命于天的符命之書,後特指道教的秘文秘冊。"籍"在古代指記錄名冊、簿冊的文書載體,如《說文解字》載:"籍,簿也"。二字合稱"箓籍",在道教典籍中特指記載神符秘箓、科儀法事的經典文獻。例如《雲笈七籤》卷四記載:"箓籍皆系師君,應化人間",指道教傳度弟子的經籍體系。在《道藏》中,"箓籍"多指記載符咒、法訣的傳承文本,具有神聖性與秘傳性特征。據《道教大辭典》載,唐代朝廷設"道箓院"專門管理道教箓籍的授受事宜,體現其宗教權威性。當代道教研究學者指出,現存明清時期的道教箓籍文物,仍可見其圖文并茂的裝幀形式和儀式規範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

“箓籍”是一個與道教文化和古代文獻密切相關的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二、道教文化中的意義

  1. 秘文與仙籍
    道教認為“箓籍”是記錄天神名諱、符咒法術的典籍,同時包含修道者的名冊,象征其修行資格或仙職身份。
  2. 宗教功能
    通過授箓儀式,道士獲得神權認可,具備召神驅邪的能力,如杜光庭《皇太子本命醮詞》提到“以司籙籍”,強調其與神界溝通的作用。

三、曆史與文獻背景

四、相關擴展

五、注意事項

部分低權威網頁(如、6、7)重複了基本釋義,建議優先參考高權威來源(如)及文獻引證。若需完整古籍原文,可查閱《皇太子本命醮詞》等道教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犇星币法痹民比疏才短氣粗持戒村叟稻秫地壘阨巷分泥高空槽稾枲功敗垂成閨德古今譚概孤畝古籀黃绀绀機秉介紹所饑餓線傑張經體贊元衿肘疾痛慘怛狷志居錯開鍋抗刭快牛括辣慢倍毛頭沒耳性樸強評檢七科適寝具親痛仇快勸耕驅衛人工喉散解騷馬山屹塔少時神寳君市場調節守藩數喇台長渟泓頭葉推捱吞敵外功文會降龍伏虎閑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