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鹿藿的意思、鹿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鹿藿的解釋

葛的别名。可入藥。 南朝 梁簡文帝 《勸醫論》:“胡麻、鹿藿,纔救頭痛之痾。”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葛》:“鹿食九草,此其一種,故曰鹿藿。”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鹿藿”一詞包含多重含義,具體可從以下三個方面綜合解析:

一、成語含義

作為成語,“鹿藿”讀作lù huò,比喻在困境中意外獲得珍貴事物或解決辦法。其字面意為“鹿”與“藿”(野生香草)的組合,引申為荒僻之地發現稀有之物,常用于形容絕處逢生或意外收獲。


二、植物學特征

鹿藿是豆科鹿藿屬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學名Rhynchosia volubilis,具有以下特征:

  1. 形态:莖葉被褐色毛,三出複葉,夏秋開黃色或淡紫色蝶形花,莢果内含黑色球形種子。
  2. 分布:常見于中國中南部及日本、越南等地,多生于海拔400-1200米的山坡、田澤或攀附樹木生長。
  3. 别名:野綠豆、老鼠眼、山黑豆等,因地域不同有20餘種民間稱呼。

三、藥用價值

作為中藥材,鹿藿全草入藥,主要功效包括:

  1. 性味歸經:味苦/酸(一說甘微苦),性平,歸肝、脾、胃、腎經。
  2. 核心功效:
    • 祛風除濕:緩解風濕痹痛、關節炎;
    • 活血解毒:治療跌打損傷、蛇蟲咬傷、癰腫瘡毒;
    • 補益肝腎:改善腰膝酸軟、虛勞體弱。
  3. 現代成分:含黃酮類、皂苷、多糖等活性物質,具抗氧化、抗炎及免疫調節作用。

四、注意事項

如需更詳細分布圖或藥方配伍,可參考《中華本草》等專業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鹿藿》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鹿藿》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形容鹿角上有藤蔓植物纏繞的樣子。它可以用來比喻人們見到威嚴悅目的風光或事物時所産生的美好心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鹿藿》這個詞由兩個部首構成,分别是鹿(鹿部)和藿(艹部),總共由16畫組成。

來源

《鹿藿》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其中的《鹿鳴》一篇描述了鹿角纏繞藤蔓的景象,被用來比喻宮中的美景。

繁體

繁體字中,《鹿藿》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結構與現代有所不同。因此,《鹿藿》在古時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的意思和組成部分是相同的。

例句

他們登上山頂,飽覽着周圍鹿藿交織的美景。

組詞

鹿苑、藿香、松藿、藤纏鹿角

近義詞

鹿角藤纏、鹿腳藤纏

反義詞

鹿角無藤、鹿無藤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