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比的意思、盧比的詳細解釋
盧比的解釋
[rupee] 印度等國的貨币單位
詞語分解
- 盧的解釋 盧 (盧) ú 飯器。 黑色:“盧弓一,盧矢百”。 古同“垆”,酒家安放盛酒器的土墩子。 姓。 筆畫數:; 部首:蔔; 筆順編號:
- 比的解釋 比 ǐ 較量高低、長短、遠近、好壞等:比賽。比附。對比。評比。 能夠相匹:今非昔比。無與倫比。 表示比賽雙方勝負的對比:三比二。 表示兩個數字之間的倍數、分數等關系:比例。比值。 譬喻,摹拟:比如。比
網絡擴展解釋
“盧比”是多個國家使用的貨币名稱,其詞源、含義及使用範圍如下:
一、詞源與曆史
- 梵語起源:盧比(Rupee)源自梵語“rupya”,意為“鍛造的銀子”。16世紀莫卧兒王朝将其作為銀币單位,後被英國殖民者沿用,成為南亞多國貨币名稱。
- 曆史發展:19世紀因全球銀産量增加導緻銀價下跌,印度盧比曾因無法與其他國家以标準貨币交易而經曆“盧比的衰落”事件。
二、定義與使用國家
- 基本定義:盧比是印度、巴基斯坦、斯裡蘭卡、尼泊爾、孟加拉、毛裡求斯等國的法定貨币單位,符號為“INR”(印度盧比)或“Rs”。
- 輔币單位:1盧比=100派士(Paisa),常見面額包括5、10、20、50派士及1、2、5、10、20、50、100、500、2000盧比。
三、中文譯名背景
- 翻譯巧合:中文譯名“盧比”與俄羅斯貨币“盧布”均以“盧”開頭,但二者詞源無關。翻譯時因發音接近且習慣使用“貝”“布”等偏旁字,形成趨同現象。
四、符號與文化意義
- 貨币符號:2010年印度推出新盧比符號“₹”,融合梵文字體和羅馬字母“R”,象征其國際化身份。
- 文化延伸:在中文語境中,“盧比”有時被借喻為“價值低廉的事物”,與其在某些國家的購買力較低有關。
盧比是南亞多國貨币,詞源與銀币相關,中文譯名屬音譯趨同現象,實際使用中需注意不同國家的貨币差異。更多曆史細節可參考和。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盧比
盧比(lú bǐ)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它的拆分部首是“十”和“人”,表示這個詞的意思與人有關。
盧字的部首是“十”,它代表的是一個十字的形狀,表示紀念、紀律和秩序。人字的部首是“人”,代表的是人類。因此,盧字的意思可以解釋為“人類之秩序”或“人類的紀律”。
盧比這個詞來源于梵語“rupya”,意思是“銀子”。在古代,印度是世界上銀币的最大生産國之一,他們的貨币單位就叫做盧比,後來盧比成為了印度國家貨币。
在繁體字中,盧字的寫法變為“盧”,但其意義并無差異。
在古時候,盧字的寫法為“良”,它的形狀近似于現代的“盧”字。這個字在古代的用法是表示盧山這個地名,也用作姓氏。隨着時間的流逝,這個字的用法漸漸轉變為用來表示銀币。
以下是一些例句,展示盧比這個詞的用法:
1. 他的工資是每個月5000盧比。
2. 我在旅行中花費了100盧比。
3. 這種貨币是印度的盧比。
一些組詞包括:盧比利息、盧比貶值、盧比彙率。
與盧比相關的近義詞是貨币,即表示用于交換的金融工具。
盧比的反義詞是非貨币,即不具有交換價值的物品或概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