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伸開五指的巴掌。《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殿直左手指,右手舉,一個漏風掌打将去。”《警世通言·三現身包龍圖斷冤》:“押司娘見説,倒把 迎兒 打箇漏風掌。”
“漏風掌”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指伸開五指、用力扇打的巴掌,常見于古代文學或方言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學作品中的用例,可參考《清平山堂話本》《警世通言》等古籍原文。
漏風掌是一個由3個字組成的成語,含義為洩露機密、不守秘密的意思。
這個成語的第一個字“漏”是一個會意字,由“氵”(水的部首)和“毛”(象形字,表示取下皮毛的動作)組成,共10個筆畫;第二個字“風”是一個會意字,由“風”(象形字,表示吹拂的形狀)和“風”(表示風的意思)組成,共8個筆畫;第三個字“掌”由“扌”(手的部首),“丬”(表示兩隻手的手勢),和“召”(表示被呼叫的意思)組成,共12個筆畫。
這個成語最早見于《晉書·劉寵傳》:“流成汔一白丸,召漏風掌。”意指劉寵識别他人機密的能力超過了其他人。
繁體字為「漏風掌」。
根據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成語“漏風掌”可以寫作“漏風掌”。
他洩露了公司的機密,完全是個漏風掌。
洩露、機密、不守秘密、保守秘密。
走漏風聲、洩密。
保密、守口如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