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hole;leak; leakage]∶小孔或縫隙
堵塞漏洞
(2) [flaw;weak points; hole; loophole]∶法律、法令、條約或協議中制訂得不周密的地方,破綻
要堵住立法中的明顯漏洞
(1).縫隙;小孔。 明 陸深 《停骖錄摘抄》:“左手關脈滑而緩,肝第四葉有漏洞,下相通。” 趙自 《第二雙眼睛》:“可以根據水流的方向,摸到進水的漏洞。”
(2).破綻,不周密之處。 茅盾 《霜葉紅似二月花》五:“想來 王伯申 也很精明,這件事他一定另有布置,漏洞是早已補好了的。” 周而複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三:“總經理想的實在周密極了,一點漏洞也沒有。”
漏洞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物理含義
指物體上的小孔或縫隙,例如“口袋有漏洞未補好”。該詞最早見于明代文獻,如陸深《停骖錄摘抄》中描述人體器官的“漏洞”。
引申含義
比喻語言、計劃或制度中的不周密之處,例如“說話漏洞百出”“法律條款存在漏洞”。茅盾、周而複等作家曾用此義描述邏輯缺陷。
在計算機系統中,漏洞指硬件、軟件、協議設計或安全策略的缺陷,可能被攻擊者利用以未授權訪問或破壞系統。例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漏洞修複或具體案例,可參考技術類來源如。
漏洞是指在系統、計劃或理論中存在的不完善、不完整或不一緻的地方。它暗示着一種潛在的弱點或缺陷,容易被他人利用或攻擊。
漏洞的部首是氵(三點水),共有13個筆畫。
漏洞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徐無鬼》一篇中。後來,在古代法律和軍事領域中被廣泛使用,用以描述對敵人或對方的缺點或弱點。
漏洞的繁體字為「漏洞」。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漏洞的寫法稍有不同。對于「漏」字,曾有無法書寫的「」作為其上半部分補充;對于「洞」字,曾有三點水之上加一個「月」字作為補充。
1. 這個軟件有安全漏洞,需要盡快進行修複。
2. 他成功地利用了對方計劃的漏洞,取得了勝利。
1. 漏洞掃描:通過掃描系統或程式中的漏洞,尋找安全性弱點。
2. 漏洞修複:修複系統或程式中存在的漏洞,增加安全性。
弱點、缺陷、不足
完善、完整、牢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