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地處偏遠無知無識的人。 梁啟超 《複劉古愚山長書》:“ 啟超 鄉曲陋氓,於一切學問,懵無所習,行年十七,始獲捧手於 南海 康先生 之門。”
“陋氓”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明确:
基本含義
“陋氓”指地處偏遠、缺乏知識或見識的人。其中:
語境用法
該詞常見于近代文獻,帶有謙稱或自貶色彩。例如梁啟超在《複劉古愚山長書》中以“鄉曲陋氓”自稱,表達對自身學識不足的謙遜态度()。
如需進一步探讨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梁啟超相關著作或漢典釋義。
陋氓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的品行低劣、粗鄙、無教養,舉止不端等不良行為。
陋氓這個詞由部首阝和夌組成,總共有10個筆畫。
陋氓一詞最早源自《莊子·逍遙遊》,起初是用來指稱陌生的人。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逐漸演變成了對粗野、無禮等行為的************。在繁體字中,陋氓的寫法為「陋賣」。
在古代文獻中,陋氓曾有過其他不同的寫法。例如,在《莊子·德充符》中,陋氓的寫法為「弄厖」。
1. 他的言行舉止十分不端,真是個陋氓。
2. 這個人雖然身處富貴人家,可是他的品行卻是陋氓般的低劣。
陋氓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不同的詞組,例如:
1. 陋氓行為
2. 陋氓作風
3. 陋氓本色
與陋氓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沒品的
2. 粗鄙
3. 不教養
與陋氓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有教養的
2. 彬彬有禮的
3. 文明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