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隆準的意思、隆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隆準的解釋

[high bridge of nose] 高鼻梁兒

隆準龍顔

隆準公:指漢高祖劉邦

詳細解釋

(1).高鼻。《史記·高祖本紀》:“ 高祖 為人,隆準而龍顔。” 裴駰 集解引 文穎 曰:“準,鼻也。”《南史·樂藹傳》:“方頤隆準,舉動醖藉。” 宋 陸遊 《書歎》詩:“曾謁 高皇 識隆準,傷心無復一人同。” 郭沫若 《殘春》一:“他的顔面細長,他的隆準占據中央三分天下有其二的疆域。”

(2).代指 漢高祖 劉邦 。 宋 蘇轼 《送鄭戶曹》詩:“隆準飛上天,重瞳亦成灰。” 明 徐渭 《亞夫墓》詩:“王者從來雲不死,共疑隆準及重瞳。” 清 陳培脈 《徐州懷古》詩:“隆準至今尊帝號,重瞳終古怨天亡。” 章炳麟 《東夷》詩之六:“ 漢主 有神靈,委心託葭莩……割肉事隆準,道是西家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隆準”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色彩的詞彙,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1. 基本解釋
    指高鼻梁,常用于形容鼻梁高挺的面部特征。該詞源于古漢語,“隆”意為高聳、突出,“準”在古文中特指鼻子(如《史記》注“準,鼻也”)。

  2. 曆史背景與詞源
    此詞因《史記·高祖本紀》記載漢高祖劉邦“隆準而龍顔”而廣為人知。後世常以“隆準公”代指劉邦,例如宋代陸遊詩句“曾謁高皇識隆準”。

  3. 文學引申義
    在詩詞中,“隆準”可象征帝王或非凡人物。如蘇轼“隆準飛上天,重瞳亦成灰”,章炳麟“割肉事隆準”,均以“隆準”隱喻劉邦或帝王血脈。

  4. 現代用法
    現代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文學描述,例如形容曆史人物相貌(如“劍眉星目,隆準寬額”),或作為帝王特征的代稱。

  5. 讀音與擴展
    拼音為lóng zhǔn(“準”讀第三聲),近義詞為“隆鼻”。需注意該詞在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更多見于書面語及古風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隆準

《隆準》是一個漢語詞彙,它有兩個主要的含義。一是指尊重、重視事物,也可以解釋為重要、高貴的意思;二是指确認、核準某項事物或行為的合法性。

拆分部首和筆畫

《隆準》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隆”和“準”。其中,“隆”是一個獨立的部首,意為高大、崇高;“準”是一個常用的部首,表示準确、準則。隆的部首筆畫數是12,準的部首筆畫數是10。

來源和繁體

《隆準》的來源較為複雜。它的本義是指禮義之事的規定,古代常用來形容尊貴高潔的人或事物。在《爾雅》中,也有解釋為尊敬和以為重要。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表示核準、确認的意思。在繁體字中,隆準的寫法是「隆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隆準的寫法稍有不同,但基本形态保持一緻。其中,“隆”的古代寫法有「隆」「隴」等,而“準”的古代寫法為「準」。

例句

1. 這是一個非常隆準的任務,我們必須認真對待。

2. 審批部門已經對該申請進行了隆準。

3. 他的儀表舉止一直都很隆準。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相關的詞語有:隆重、隆重其事、隆禮、準許、準證、準确。

近義詞包括:重要、崇高、尊貴、核準、認可。

反義詞有:輕視、不重視、否定、非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