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龍骧麟振的意思、龍骧麟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龍骧麟振的解釋

龍骧,昂舉騰躍貌。麟振,語出《詩·周南·麟之趾》:“鱗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毛 傳:“麟,信而應禮,以足至者也。振振,信厚也。”因以“龍驤麟振”喻将軍恩威兼備。《晉書·段灼傳》:“﹝ 鄧艾 ﹞受命忘身,龍驤麟振,前無堅敵。”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龍骧麟振”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lóng xiāng lín zhèn,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分解
    • 龍骧:指龍昂首騰躍的姿态,象征威武雄壯。
    • 麟振:源自《詩經·周南·麟之趾》,麟為祥瑞之獸麒麟,“振”意為振奮、顯揚,引申為仁厚信義。
    • 整體:比喻将領兼具威嚴與仁德,恩威并施。

二、出處與典故

  1. 文獻來源

    • 最早見于《詩經·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後毛傳注釋麟“信而應禮”,振振為“信厚”之意。
    • 曆史用例見于《晉書·段灼傳》:“[鄧艾]受命忘身,龍骧麟振,前無堅敵”,形容鄧艾作為将領的威望與功績。
  2. 典故背景

    • 與周文王家族相關,傳說其子孫因德厚被比作麒麟,象征仁德傳承。

三、用法與特點

  1. 語法功能
    • 多作賓語、定語,用于描述人物特質,如“将軍龍骧麟振,深得軍心”。
  2. 感情色彩
    • 屬褒義詞,強調兼具威嚴與仁厚的統帥風範。
  3. 現代適用
    • 可用于贊美領導者或團隊核心人物剛柔并濟的管理風格。

四、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經》原文或鄧艾事迹,可參考《晉書》及《周南》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龍骧麟振的意思

《龍骧麟振》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龍、骧馬、麒麟等神獸形象的威風和振奮狀态,也表示某個人或事物的氣勢雄偉、振奮人心。

拆分部首和筆畫

《龍骧麟振》的拆分部首分别是龍(辰部),骧(馬部),麟(鹿部)和振(扌部),拆分後總共有23個筆畫。

來源

《龍骧麟振》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中國的神話傳說和文化。龍、骧馬和麟都是中國神話中的神獸,象征着權威、威武和吉祥,而振則表示振奮、振興。這個成語以這些神獸形象來形容雄偉和振奮的狀态。

繁體

《龍骧麟振》的繁體寫法是《龍騁麟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中國的漢字寫法有很多變體,目前沒有找到《龍骧麟振》這個成語的古代寫法的确切記錄。

例句

1. 一聲巨響,戰艦從海面上升起,真是龍骧麟振,威風凜凜。

2. 這個演講充滿了激情,令人心旗飄揚,真是龍骧麟振,激勵了大家的鬥志。

組詞

龍威凜然、振奮人心、威風凜凜、麟角鳳觜。

近義詞

氣勢磅礴、雄風萬丈、威嚴震撼、壯麗壯觀。

反義詞

黯然無色、低調誠實、平平淡淡、無聲無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