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禮器。用以舀酒漿。柄刻龍形,故稱。《禮記·明堂位》:“其勺, 夏後氏 以龍勺, 殷 以疏勺, 周 以蒲勺。” 鄭玄 注:“龍,龍頭也。” 孔穎達 疏:“勺為龍頭。” 孫希旦 集解:“勺,所以酌鬱鬯而注於瓚者也。” 唐 裴度 《黃目樽賦》:“自可配於龍勺,焉取儔於兕觥。”《新唐書·牛僧孺傳》:“ 僧孺 入朝……為 山南東道 節度使。賜彜樽、龍勺。詔曰:‘精金古器以比況君子,卿宜少留。’”
“龍勺”是古代中國的一種禮器,主要用于祭祀或禮儀場合中舀取酒漿。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根據《禮記·明堂位》記載:
龍勺不僅是實用器具,更承載禮制内涵。唐代文獻如《黃目樽賦》提到其與“兕觥”(青銅酒器)并稱,體現祭祀場景中的等級秩序。
部分現代詞典(如、3)将其引申為成語,比喻“借助他人之力達成目的”,但此用法缺乏古籍直接例證,可能為現代衍生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禮記》鄭玄注、孔穎達疏等經典注釋文獻。
《龍勺》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龍的勺子,指的是一種傳統器皿。
拆分部首:龍(部首:龍)、勺(部首:勺)。
拆分筆畫:龍(17畫)、勺(3畫)。
《龍勺》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傳統文化,龍代表着中國的神秘力量,而勺子則是傳統生活中常用的物品。
繁體字為「龍勺」。
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差異,因此「龍勺」的古代寫法可能略有差異。然而,即使寫法有所變化,字義仍然保持不變。
1. 他從祖傳的箱子裡拿出了一隻金光閃閃的龍勺。
2. 在這個小鎮上,龍勺被認為是象征幸福和財富的寶物。
組詞:龍寶、龍珠、勺子、湯勺等。
近義詞:龍匙、龍鏟、龍鏟子、勺狀等。
反義詞:虎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