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 隆慶 年間窯制瓷品的通稱。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玩具·瓷器》:“幼時曾於二、三豪貴家見 隆慶 窰酒杯茗盌,俱繪男女私褻之狀,蓋 穆宗 好内,故以傳奉命造此種。”
“隆慶窰”是明代隆慶年間(1567-1572年)景德鎮窯制瓷品的通稱,其名稱源于皇帝年號“隆慶”和窯址的合稱。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隆慶窰指明代隆慶時期景德鎮官窯燒制的瓷器,以工藝精湛、制作精細著稱。其名稱既是窯口的代稱,也可作為成語形容器物精美。
曆史背景與工藝特點
相關記載與評價
明代文人沈德符在《野獲編》中提到,隆慶窰瓷器在豪貴之家可見,且因特殊紋飾成為宮廷定制器物,反映了當時社會風氣的開放性與皇權對工藝的直接影響。
現代意義
如今“隆慶窰”一詞不僅用于指代特定曆史時期的瓷器,也引申為對工藝精品的贊譽,尤其在陶瓷藝術領域常被引用。
隆慶窰作為明代中晚期官窯的代表,兼具曆史價值與藝術價值,其瓷器風格和紋飾特點為研究當時社會文化提供了重要線索。
隆慶窰是一個漢字詞語,由三個漢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隆(部首:阜,筆畫:7)
慶(部首:廣,筆畫:5)
窰(部首:穴,筆畫:6)
來源:
隆慶窰是一個古代瓷器窯口的名稱。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明代隆慶年間(1567-1573年),用來指代位于中國浙江省長興縣的一座著名的瓷器窯口。
繁體:
隆慶窰
古時候漢字寫法:
隆慶窰的古代寫法類似于現代的寫法,隻是一些筆畫的書寫形式有所差異。
例句:
這個瓷器是出自隆慶窰。
組詞:
隆慶、慶祝、瓷器、窯口
近義詞:
陶窯、瓷爐、瓷坑
反義詞:
瓷器收藏、瓷器展覽、瓷器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