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喻高士隱居。 唐 盧綸 《奉和曹叔夏》:“龍卧人寧識,鵬摶鷃豈知?” 宋 王安石 《諸葛武侯》詩:“ 武侯 當此時,龍卧獨摧藏。” 清 王士禛 《定軍山諸葛公墓下作》詩:“知公抱遺憾,龍卧成千古。”
“龍卧”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龍卧”字面意為“龍伏卧”,比喻才能卓越的人隱居或潛藏的狀态。其中,“龍”象征尊貴與非凡能力,“卧”則指隱藏或蟄伏。該詞常用于形容隱士或未被發掘的傑出人物。
隱士象征
多指代有才能者主動選擇隱居,如古詩中常用“龍卧”描述諸葛亮未出山時的狀态。例如王安石《諸葛武侯》寫道:“武侯當此時,龍卧獨摧藏”。
潛力隱喻
可引申為事物或人蘊含巨大潛力但尚未顯露,如“藏龍卧虎”一詞即由此衍生,形容某地人才濟濟卻不張揚。
與“龍蟠”“鳳隱”等詞類似,均通過神獸意象表達隱逸或蓄勢待發的狀态,常見于古典文學及贊譽性語境中。
提示:若需更多詩詞例證或曆史典故,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文學解析類資料。
《龍卧》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龍躺着休息。它的拆分部首是龍和卧,分别由龍的形狀和一個表示睡眠的卧構成。根據拼音音節的劃分,龍的拼音是lóng,由9個筆畫構成;卧的拼音是wò,由5個筆畫構成。
成語《龍卧》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龍,龍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神獸,象征着吉祥、權力和財富。據說,龍的睡覺姿勢很重要,如果龍躺着休息,代表着天下太平,國泰民安。
在繁體字中,龍用「龍」來寫。繁體字在寫法上相對更為複雜,而「卧」的繁體寫法是「臥」。繁體字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台灣、香港以及一些海外華人社區中。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例如,「龍」的古時候寫作「竜」,而「臥」的古時候寫作「卧」。
以下是一些使用《龍卧》這個成語的例句:
1. 夜幕降臨,萬籁俱靜,湖邊的龍卧在水中。
2. 鎮上的居民們都希望能看到龍卧的景象,表示祥瑞即将到來。
在構詞方面,可以用「龍」和「卧」來組成其他詞彙,例如:
1. 龍潭:指龍居住的潭水,也常用來形容深不可測的地方。
2. 卧室:表示休息、睡眠的房間。
與《龍卧》意思相近的成語有:
1. 逍遙自在:形容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2. 一覺醒來:表示休息一晚上,一覺醒來。
與《龍卧》意思相反的成語有:
1. 神龍見首:神龍見首,即龍頭見尾,形容隻見表面,沒有見到真正的核心。
2. 守株待兔:表示隻有坐守在原地,等待機會的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