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k] 立标指示位置
(1).記號,符號或标志物。用以标示,便于識别。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夫言非自然一定之物,五方殊俗,同事異號,趣舉一名以為标識耳。”一本作“摽識”。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一:“嘗夢入冥,吏引至一處,若官府,兩廡皆大屋,貯錢滿中,各以官為标識。問之,曰:‘此俸祿也。’”《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把盛油的桶兒,一面大大寫個‘秦’字,一面寫‘汴梁’二字,将油桶做個标識,使人一覽而知。” 蕭紅 《王阿嫂的死》:“在村裡, 王妹子 、 愣三 、 竹三爺 ,這都是公共的名稱。是凡傭工階級都是這樣簡單而不變化的名字。這就是工人階級一個天然的标識。”
(2).标明;做出标志。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駕幸臨水殿觀争标錫宴》:“預以紅旗插於水中,标識地分遠近。”《元典章·刑部四·雜例》:“所養母狗一隻,從來不曾咬人,以此不曾标識。”
标識(biāo shì)是現代漢語中的常用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其核心意義指向“标記”或“标志”,用于表示特定信息或特征。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語言規範,其釋義可歸納如下:
作動詞
指通過特定符號、圖形或文字進行标記,以便識别或說明。
例:商品包裝上需标識生産日期和成分。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作名詞
指具有指示、說明功能的标記物本身,如路牌、商标、标籤等。
例:機場的導向标識清晰易懂。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行業應用
在交通、物流、信息技術等領域,“标識”特指标準化标記系統(如條形碼、二維碼),用于信息追溯與管理。
例:ISO國際标準對産品标識有統一要求。
來源: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線上》。
抽象意義
可引申為事物顯著的特征或象征。
例:誠信是企業文化的核心标識。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新華詞典》(第12版)強調“标識”與“标志”為全等異形詞,但“标識”更側重實用标記功能,“标志”傾向象征意義。現代漢語中二者常通用,但規範文本建議依語境區分。
參考資料
“标識”是一個多義詞,既可作名詞表示記號,也可作動詞表示标明特征。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名詞含義
指用來識别或區分事物的記號、符號或标志物,例如地圖上的圖形标記、商品品牌符號等。
例句:“地圖上有各種形式的标識。”
動詞含義
指通過特定方式标明特征或位置,例如用紅旗标記距離、用标籤區分産品。
例句:“預以紅旗插於水中,标識地分遠近。”(引《東京夢華錄》)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用例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隘厄安泊灞滻梆子薄陋碧石捕論察覺疵失達恥倒刺大疫點白雕刺滴屑屑吺哆蛾蛾發題豐彩浮心幹恩蔭高賢更為公差焊錫賀獻花點黃棘尖奴驚怕基緒谲蕩焌黑浚塹可身口材六經禮衣麗姿美男破老萌兆泯蕩驽愚恧怩判正僻穴毗勇千切散處山霭商利嗣孫攤鋪偷光外場晚成煟興文證鄉都稀糊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