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臼杵之交的意思、臼杵之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臼杵之交的解釋

臼:石制的舂米器具。杵:舂米的木棒。臼與杵不相離。比喻非常要好的朋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臼杵之交”是一個漢語成語,源自中國古代文化,用于形容人與人之間深厚、默契的友誼關系。字面上,“臼”指搗米的石臼,“杵”指搗米的木棒,兩者配合使用才能完成搗米的工作,比喻朋友間相互依賴、配合無間的親密情誼。引申義強調在困難或日常中,雙方通過協作和支持建立起的牢固情感紐帶,類似于“知己之交”或“莫逆之交”,但更突出工具性的配合象征。

從漢語詞典角度,該成語的解釋通常包括以下核心要素:

來源方面,該成語可追溯至古代文獻,并被收錄于權威漢語詞典中,例如《漢語大詞典》和《現代漢語成語詞典》。這些來源提供了标準化的釋義和語境分析,确保解釋的準确性和權威性。

網絡擴展解釋

“臼杵之交”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釋義

指不計較貧富、身份差異的深厚友誼,比喻朋友之間情誼深厚、彼此信任。成語中的“臼”是石制舂米器具,“杵”是木制舂米棒,兩者需配合使用,象征朋友間不可分離的關系。


出處

典故源自《後漢書·吳祐傳》和《東觀漢記》:東漢時期,公沙穆因家貧到太學求學,為賺取學費,他假扮傭人為吳祐舂米。吳祐發現他談吐不凡,兩人遂在杵臼勞作中結為至交。


用法


例句

  1. 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成仙》:“文登周生,與成生少共筆硯,遂定為臼杵之交。”
  2. 現代用法:他們雖身份懸殊,卻因志趣相投成為臼杵之交。

延伸知識

成語也作“杵臼之交”,核心含義不變。其故事體現了古人重視品德而非外在條件的交友觀,至今仍被用來贊美超越世俗的友情。

别人正在浏覽...

阿傍保結暴殒輕生荜門圭窦箔頭镵石赤鯶公觸激簇羽打草蛇驚大馬趴打羣架發身幹幹凈箇能更覆格物恭謹冠紳谷害國廄海南香涸漁壺漿箪食介鳥錦囊訣盡下糾軍賴皮徕祗岚峰樂施兩宮鹂鷬隆坻民紀撲挑牆宇潛畫仁樸三柱僧字上調閃紅生放神虬身形守府守介熟眠殄夷頹岸讬陀畏獸遐策香貓陷滅現洋小臣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