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宮的意思、九成宮的詳細解釋
九成宮的解釋
(1). 唐 代宮名。在 陝西省 麟遊縣 西。本為 隋 仁壽宮 ,系皇帝避暑處。 唐太宗 貞觀 五年重修,以所在山有九重,改名 九成 。 永徽 二年九月改名 萬年 。 乾封 二年,複為 九成 。宮垣周千八百步,中有 碧城殿 、 排雲殿 ,并置禁苑及府庫官寺等。 唐 王勃 有《九成宮頌》, 杜甫 、 李商隱 均有《九成宮》詩。參閱《新唐書·地理志一》、《唐會要》卷三十。
(2). 唐 書法家 歐陽詢 所書《九成宮醴泉銘》之省稱。 張天翼 《清明時節》:“ 端妹子 正在寫《九成宮》;十四歲的姑娘寫得出那麼光燙的字來總算不錯的了。”詳“ 九成宮醴泉銘 ”。
詞語分解
- 九的解釋 九 ǔ 數目,八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玖”代):九歸。 泛指多次或多數:九死一生。九霄雲外。 筆畫數:; 部首:丿;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九成宮”一詞的含義可從曆史、地理、文化三個維度綜合解析:
1. 曆史與地理背景
九成宮是隋唐時期的皇家離宮,位于今陝西省寶雞市麟遊縣,始建于隋文帝開皇十三年(593年),原名“仁壽宮”,為隋朝避暑行宮。唐太宗貞觀五年(631年)重修後更名為“九成宮”,取“九重”(極高)之意,象征其宏偉。高宗時期曾短暫改名“萬年宮”,後恢複原名。宮殿依山而建,周長達五裡,内有碧城殿、排雲殿等建築,是唐代著名避暑勝地。
2. 文化象征與延伸含義
- 書法經典:歐陽詢所書《九成宮醴泉銘》是楷書典範,碑文記載唐太宗發現醴泉之事,使“九成宮”成為書法文化的重要符號。
- 文學意象:杜甫、李商隱等詩人曾以九成宮為題創作,宮殿在文學中常被賦予帝王權威與曆史興衰的象征意義。
- 現代引申:部分語境中引申為“極高成功率”或“完美狀态”(如“九成宮醴泉銘”被解釋為“接近完美”),但此為文化衍生義,非曆史本義。
3. 名稱考據
“九成”源自宮殿所在天台山“山有九重”的地形特征,亦含“多層建築”之意。隋代“仁壽”與唐代“九成”“萬年”的改名,反映了不同時期皇權對宮殿功能的定位。
九成宮既是真實存在的曆史建築,也是承載書法、文學價值的文化符號。解釋該詞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其作為地理實體、藝術載體或象征隱喻的不同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九成宮》這個詞的意思是指一個建築物或寺廟的名稱,古代寺廟中供奉神明或佛像的地方。下面是關于《九成宮》的相關信息:
1. 拆分部首和筆畫:《九成宮》的拆分部首是「宀」和「口」,共有12個筆畫。
2. 來源:《九成宮》一詞最早見于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中的故事《九成山九成寺》,後來逐漸引申為表達寺廟或宮殿的名稱。
3. 繁體:《九成宮》是《九成宮》的繁體字,宮字的「宀」部分換成了「宮」。
4.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宮字的寫法稍有不同,主要體現在「宀」部分的形狀上。舊時的宮字寫為「宀」與「王」相連,形如「㐅」。
5. 例句:九成宮是當地的著名寺廟,每年吸引着大批遊客前來參觀。
組詞:寺廟、宮殿、廟宇、宗教建築、修行場所
近義詞:寺院、廟堂、道觀
反義詞:九成寺的反義詞是非佛教場所,如居民住宅或商業建築等。
希望以上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