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頭賴臉的意思、急頭賴臉的詳細解釋
急頭賴臉的解釋
形容急忙慌亂。 楊朔 《三千裡江山》第四段:“你看 小姚 ,什麼都帶來了,就是忘記帶鹽,急頭賴臉往回跑,跑兩步才想起來,鹽拿在手裡呢--真是騎着驢找驢!” 楊朔 《雪花飄飄》:“小促壽的,你要作死啊!急頭賴臉做什麼?”
詞語分解
- 急頭的解釋 緊急關頭。《二刻拍案驚奇》卷九:“他事在急頭上,隻怕還要疑心是你權時哄他的,未必放心得下。”
- 臉的解釋 臉 (臉) ǎ 面孔,頭的前部從額到下巴:臉頰。臉孔。臉形(亦作“臉型”)。臉色。臉譜。 物體的前部:鞋臉兒。門臉兒。 體面,面子,顔面:臉面。臉皮。臉軟。丢臉。賞臉。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
網絡擴展解釋
“急頭賴臉”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形容人在緊急或慌亂時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拼音:jí tóu lài liǎn
- 含義:形容人因焦急、慌亂而顯得表情或行為失控的狀态。
詞語分解
- 急頭:指心情急切、焦躁不安;
- 賴臉:指面部表情慌亂、無所適從。
組合後,既包含内心的急躁,也體現外顯的慌亂神态。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口語中,描述以下情境:
- 遇到突發狀況時手忙腳亂;
- 因時間緊迫而失去冷靜;
- 因壓力導緻言行失态。
例句參考
- 楊朔《三千裡江山》中寫道:“小姚急頭賴臉往回跑,跑兩步才想起來鹽拿在手裡呢!”()
- 類似場景如:“他考試遲到,急頭賴臉沖進教室,連筆都忘了帶。”
補充說明
該詞屬于方言色彩較濃的表達,常見于北方口語,現代書面語中使用較少。如需更多例句或來源,可參考相關文學作品的引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急頭賴臉》是一個在漢語中常用的俗語,形容一個人急切地依賴别人,拼命纏着别人尋求幫助或好處。下面是關于這個詞的一些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急(心字旁,筆畫數:9)
- 頭(自字旁,筆畫數:4)
- 賴(貝字旁,筆畫數:7)
- 臉(月字旁,筆畫數:13)
來源:
《急頭賴臉》最早出現在明代的戲曲《西遊記》中,形容孫悟空滑頭巴結,千方百計地尋求利益。
繁體:
《急頭賴臉》是以繁體字寫的詞語。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會有一些差異。例如,急可以寫作“及怒旨”(心字變形);頭可以寫作“彞”(自字旁字形的變形);賴可以寫作“賴”;臉可以寫作“臉”等。
例句:
他急頭賴臉地向老闆讨要加薪。
她總是急頭賴臉地向同學借筆記。
組詞:
急不可耐、賴皮、大臉、露臉、賴賬等。
近義詞:
糾纏不休、纏綿悱恻、懇求不已。
反義詞:
獨立自主、不求人、拒人于千裡之外。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