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伎術官的意思、伎術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伎術官的解釋

指醫官、太史官等有某種技藝或術數的官吏。 宋 趙昇 《朝野類要·爵祿》:“伎術官服色:醫官、并太史官,謂之文官頭,武官尾,蓋初入仕著緑,及格則換紫,并紅鞓帶,又及和安春官大夫,則或特轉之類,而醫官又有特賜金帶者。”《續資治通鑒·宋真宗乾興元年》:“九月,己巳,詔:‘伎術官自今不得如 京 朝官用考課遷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伎術官(jì shù guān)是古代中國職官體系中的特殊類别,指憑借專業技能(如天文、醫學、書畫、工藝等)而非科舉或行政能力任職的官員。其釋義與曆史背景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字義構成

    “伎”通“技”,指技藝、才能;“術”指專門技術或學問;“官”即官職。合稱指以技術才能獲任官職者,區别于通過經學科舉入仕的文官。

  2. 職能範圍

    主要包括司天監(天文曆法)、太醫署(醫藥)、将作監(建築工藝)、翰林院(書畫藝文)等機構的專業技術官員。例如唐代的“伎術直官”、宋代的“翰林醫官院使”均屬此類。

二、曆史制度特征

  1. 選拔與晉升

    通常通過專業技能考核或世襲任職,如宋代規定伎術官需經太常寺或專業機構考試錄用,但晉升上限遠低于文官,最高不過六品。

  2. 社會地位局限

    受“重道輕器”觀念影響,伎術官雖享有俸祿,卻常被排斥于主流官僚體系外。如《宋史·職官志》載:“伎術官不得拟常參官”,禁止參與朝政決策。

三、現代關聯與學術研究

該術語現主要用于曆史學研究,反映古代技術官僚的制度困境。當代學者如鄧小南在《宋代文官選任制度諸層面》中,通過分析伎術官的遷轉規則,探讨技術人才在古代官僚系統中的定位。


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伎術官"詞條
  2. 龔延明《宋代官制辭典》(中華書局,1997)
  3. 李華瑞《宋代科技管理制度研究》(《中國史研究》2008年第2期)
  4. 《宋史·職官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5. 鄧小南《宋代文官選任制度諸層面》(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

網絡擴展解釋

伎術官是中國古代官僚體系中一類特殊官職,指掌握專門技藝或術數的官吏,主要存在于唐宋時期,尤以宋代制度最為典型。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伎術官指醫官、太史官等擁有專業技能或術數的官吏。其名稱源于“凡執伎以事上者”的統稱,即在朝廷任職的專門技藝之士。

二、曆史沿革

  1. 唐代起源:始見于唐代,供職于秘書省、太常寺等機構,直接服務于皇室,包括掌天文曆法、音樂、醫術等技術的官吏。
  2. 宋代發展:北宋設立翰林院管轄圖畫院、醫官院、天文院等機構,南宋精簡為翰林醫官局與太史局,形成更系統的伎術官體系。

三、主要分類

  1. 醫官:如“和安大夫至醫學”等職稱,負責宮廷醫療;
  2. 天文官:如太史令、挈壺正等,主司天文曆法觀測;
  3. 書法官:如翰林院書藝,負責文書抄錄與镌刻;
  4. 繪畫官:如圖畫待诏,專事宮廷繪畫創作。

四、社會地位與限制

五、曆史評價

伎術官是中國古代專業技術官僚的縮影,雖受制度性歧視,卻在科技(如天文曆法)、藝術(如書畫)、醫學等領域貢獻卓著,體現了技術人才與官僚體系的特殊互動關系。

注:如需具體案例或更深入分析,可參考《宋史·職官志》《朝野類要》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抱蛋悲素絲辯口璧聯擘窠字不屈餐風宿水徹案持布鼓過雷門春焙處逸次傳诋薄短什對策對棋發笑佛婆附片高眠公了鬼親鬼子孫骨溜溜耗斁黑湫湫紅粉青樓黃臉婆昏謬嘉靖監議急救車扛鼎拔山靠幫轲蟲控持坤成婪酣遼海故家立券輪迹梅市密擠臑臑盤琴畔心挈引青衣谶齊巧社鼠詩書詩俠手指頭肚兒束緼請火談議風生退私瓦沼相安無事銷膏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