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積屍的意思、積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積屍的解釋

亦作“ 積屍 ”。1.屍體堆積。《漢書·梅福傳》:“於是積屍暴骨,快心 胡 越 ,故 淮南王 安 緣間而起。”

(2).星名。《晉書·天文志中》:“熒惑入輿鬼,犯積屍。”《周書·武帝紀上》:“太白入輿鬼,犯積屍。”《隋書·炀帝紀下》:“秋七月壬子,熒惑守積屍。”


見“ 積屍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積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其核心含義指堆積的屍體,通常用于描述戰争、瘟疫或災難後屍體大量堆積的慘烈景象。以下是基于漢語詞典角度的詳細解釋:


一、字義解析

  1. 積(積)
    • 本義:聚集、堆積。《說文解字》:“積,聚也。”
    • 引申義:長期累積形成的狀态(如“積累”“積弊”)。
  2. 屍(屍)
    • 本義:屍體。《說文解字》:“屍,陳也。象卧之形。”
    • 古文中“屍”可指代神主牌位或祭祀時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但“積屍”中的“屍”明确指遺體。

組合義:

“積屍”即屍體堆積,強調數量多、狀态慘烈,隱含災難性場景。


二、典籍例證與權威釋義

  1. 《漢語大詞典》釋義:

    “積屍:堆積的屍體。多形容戰争或瘟疫造成的慘狀。”

    例證:

    • 《後漢書·皇甫嵩傳》:“大破之,斬梁,獲首三萬級,赴河死者五萬許人,焚燒車重三萬餘兩,悉虜其婦子,系獲甚衆,積屍盈于水濱。”
    • 唐代杜甫《垂老别》詩:“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2. 《辭源》釋義:

    “屍體堆積。形容死傷極多。”

    例證:

    • 《晉書·劉聰載記》:“鋒刃所及,積屍如山。”
  3. 古代文獻用例:

    • 戰争場景:

      《資治通鑒·唐紀》:“自午至酉,斬首數萬級,積屍如山,澗水盡赤。”

    • 瘟疫災難:

      《宋史·五行志》:“大疫,兩浙無貧富皆病,死者十有五六,積屍如丘。”


三、語義延伸與近義詞


四、現代使用場景

現代漢語中,“積屍”一詞多出現于:

  1. 曆史研究:描述古代戰争或瘟疫的學術著作;
  2. 文學創作:增強曆史叙事或悲劇場景的感染力;
  3. 成語引用:如“積屍如莽”(莽:草叢),形容屍體雜亂堆積。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辭源》(商務印書館)
  3. 《後漢書》《晉書》《資治通鑒》等史籍原文
  4. 杜甫《垂老别》詩(《全唐詩》)

網絡擴展解釋

“積屍”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屍體堆積
    指戰争、災難後屍體大量堆積的景象。例如《漢書·梅福傳》記載“積屍暴骨”,形容屍骨遍地的慘狀。唐代杜甫《垂老别》中“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也以此描繪戰亂後的血腥場景。

  2. 星宿名
    古代天文術語,指星宿“輿鬼”中的星官之一,與災異、戰争等天象關聯。如《晉書·天文志》提到“熒惑入輿鬼,犯積屍”,認為此星象預示不祥。

二、應用語境

三、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詩句背景,可查閱《漢書》《晉書》及唐代戰争題材詩歌。

别人正在浏覽...

博羅采拮倉卒主人曹屬塵羁辰角打埋伏電阻定律笃修戆士公班衙公雞規滅谷田好戲懷任會集混攪郊内經筵櫃柳狂進曠逸煉金客淩辱碄碄六耳不傳道龍蛇陣魯潔婦垆肆毛臉命籙密薔薇謀選母範派勢棄舊憐新清平調窮咽善導生描申誡沈聲靜氣使低嘴逝者如斯柿子金水橋樹頭松濤隨口亂說訴理恬簡體重唾涕王稅卧榻之側﹐豈容鼾睡汙面閑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