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積屍的意思、積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積屍的解釋

亦作“ 積屍 ”。1.屍體堆積。《漢書·梅福傳》:“於是積屍暴骨,快心 胡 越 ,故 淮南王 安 緣間而起。”

(2).星名。《晉書·天文志中》:“熒惑入輿鬼,犯積屍。”《周書·武帝紀上》:“太白入輿鬼,犯積屍。”《隋書·炀帝紀下》:“秋七月壬子,熒惑守積屍。”


見“ 積屍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積屍”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屍體堆積
    指戰争、災難後屍體大量堆積的景象。例如《漢書·梅福傳》記載“積屍暴骨”,形容屍骨遍地的慘狀。唐代杜甫《垂老别》中“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也以此描繪戰亂後的血腥場景。

  2. 星宿名
    古代天文術語,指星宿“輿鬼”中的星官之一,與災異、戰争等天象關聯。如《晉書·天文志》提到“熒惑入輿鬼,犯積屍”,認為此星象預示不祥。

二、應用語境

三、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詩句背景,可查閱《漢書》《晉書》及唐代戰争題材詩歌。

網絡擴展解釋二

積屍的意思

“積屍”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作動詞短語,意思是屍體堆積在一起。

拆分部首和筆畫

“積屍”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積”字的部首為禾,表示與莊稼農耕有關;“屍”字的部首為屍,表示與屍體有關。它的拆分筆畫為:“積”字有7個筆畫,而“屍”字有3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字

“積屍”的字形在古代并不多見,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老子》中的一句話:“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這句話中的“食”字寫作“屍”,表示“食物”。當時可能出于厭惡食物過度浪費、造成饑荒的情感,所以使用了“屍”字。後來,“積屍”一詞演變而來,用來描述屍體堆積的情景。繁體字“積屍”在字形上保留了原本的古樸形态。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

古時候,“積屍”一詞的寫法多種多樣。整體來說,較早的寫法中“積”字通常用左右結構(䖵)或者上下結構(源),而“屍”字則保持着較為正統的形态,采用屍的像形結構。這些寫法多出現在古代文獻和典籍中。

例句

1. 由于戰争的持續,城市中一座座建築中積屍無數。

2. 這場災難導緻成千上萬的屍體積屍在街頭巷尾。

3. 在古代的戰争中,屍山血海,積屍如山,展現出殘酷的一面。

相關詞語

組詞:屍山血海、屍骨未寒、屍橫遍野。

近義詞

暫無。

反義詞

拆散、分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