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積塞的意思、積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積塞的解釋

積滞堵塞。《明史·河渠志一》:“若海口則自 隆慶 三年海嘯,壅水倒灌低窪之地,積瀦難洩,宜時加疏濬,毋使積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積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積滞堵塞,通常指因長期積累或外部因素導緻的事物阻塞現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詞義

2.文獻用例

3.使用場景

4.近義詞與關聯詞

若需進一步了解《明史》原文背景或具體疏浚措施,可參考曆史文獻或水利專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積塞

積塞是一個中文詞彙,拆分部首為秃土組合邊、土字底部。它的筆畫數為12。積塞源自兩個字組合而成。

來源

《積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說文解字》,其中解釋為“積聚而堵塞”。這個詞彙形象地描繪了許多東西聚積在一處,導緻堵塞的現象。

繁體

繁體字中的“積塞”保持了和簡體字一樣的字形,沒有發生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方式可能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有所變化。然而,目前未找到關于“積塞”在古代的具體寫法。

例句

1. 這個渠道由于積雪塞住了過去幾天,無法通過。

2. 垃圾堆積如山,已經嚴重塞堵了下水道。

3. 交通擁堵,車輛在路口積塞。

組詞

1. 堵塞:表示阻塞或堵住。

2. 積壓:指數量過多而導緻的積聚和堆積。

3. 堆積:表示堆放成山狀或聚集在一起。

近義詞

1. 堵塞

2. 堵住

3. 阻塞

反義詞

1. 通暢

2. 疏通

3. 順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