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寂若死灰的意思、寂若死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寂若死灰的解釋

[silent] 一點聲響也沒有,死一般的寂靜

志心者,始終運意,行坐動形,寂若死灰,同于枯木,滅諸想念,唯一而已。——《雲笈七籤》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寂若死灰”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從語義、出處、用法等方面綜合解釋:

一、語義解析

  1. 字面義
    寂靜無聲如同燃燒後的灰燼。灰燼是火焰熄滅後的殘留物,既無溫度也無活力,以此比喻極度寂靜或毫無生機的狀态。

  2. 引申義

    • 形容環境:指空間或場景異常安靜,如廢棄的古屋、無人之地等(例:“古寺深夜寂若死灰,連風聲都仿佛被吞噬”)。
    • 形容心境:表示人的情緒極度消沉麻木,失去希望與活力(例:“他經曆失敗後,眼神寂若死灰,終日沉默不語”)。

二、出處溯源

  1. 道家典籍
    成語雛形可見于《莊子·知北遊》的“心若死灰”,但完整表述最早出自宋代張君房《雲笈七籤》第三十七卷:“志心者,始終運意……寂若死灰,同于枯木。”此句描述修道者摒棄雜念、心如止水的狀态。

三、用法與示例

  1. 語法功能
    多作謂語或定語,常見于文學性語境。例如:

    • 環境描寫:“戰場硝煙散盡,四野寂若死灰。”
    • 心理刻畫:“她聽到噩耗後寂若死灰,連淚水都流不出。”
  2. 情感色彩
    帶有消極或中性的雙重性,既可客觀描述寂靜,也可暗含對人物頹喪心境的批判。

四、補充對比

若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5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寂若死灰

寂若死灰是一個成語詞組,意為非常寂寞冷清或者毫無生氣的狀态。下面将對該詞組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方面進行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寂:宀(寶蓋) + 口(右畫豎),共5畫

若:艹(草字頭)+ 女(女字底),共8畫

死:殳(又叉) + 歹(惡心),共7畫

灰:火(火字旁) + 土(下)+ 火(火字頭),共6畫

來源

寂若死灰最早出現在李白的《秋夜寄邱員外》詩中:“寂若死灰心如石。”形容心靈的寂寞和冰冷。

繁體

寂若死灰(繁體):寂若死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寂:寺字頭 + 襾

若:蘖字頭 + 又

死:幾字旁 + 歹

灰:火字旁 + 土 + 火字頭

例句

他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感覺自己的心如寂若死灰。

組詞

寂然、寂寞、死寂、灰暗

近義詞

寂寞、沉寂、冷清、孤寂

反義詞

熱鬧、生機、喧嚣、活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