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寂若死灰的意思、寂若死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寂若死灰的解釋

[silent] 一點聲響也沒有,死一般的寂靜

志心者,始終運意,行坐動形,寂若死灰,同于枯木,滅諸想念,唯一而已。——《雲笈七籤》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寂若死灰”是由“寂”與“死灰”構成的四字短語,其核心語義指向極緻的沉寂狀态。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該短語包含雙重指向:

一、物理空間層面 形容環境“如熄滅的灰燼般無聲無息”,例如深夜的山谷或廢棄的宅院。清代文人沈複在《浮生六記》中描寫荒園時曾用“四顧寂若死灰”強化場景的孤絕感,此用法印證了該短語的空間描寫功能(來源:《漢語大詞典》)。

二、心理狀态層面 指人的精神層面“喪失生機與波動”,如遭受重大打擊後的木然狀态。北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載懷琏禅師語錄“心若死灰”即屬此類,後世文學作品中多以此喻指絕望或超脫塵俗的心境(來源:《漢語應用成語大辭典》)。

該短語的語法結構為“形容詞+比喻性補語”,在現代漢語中屬于書面語體,常見于文學作品對極端寂靜場景或人物心理的刻畫。需注意與“心如止水”等近義表述的區别——前者強調完全靜止的狀态,後者側重不受外界幹擾的平和境界。

網絡擴展解釋

“寂若死灰”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從語義、出處、用法等方面綜合解釋:

一、語義解析

  1. 字面義
    寂靜無聲如同燃燒後的灰燼。灰燼是火焰熄滅後的殘留物,既無溫度也無活力,以此比喻極度寂靜或毫無生機的狀态。

  2. 引申義

    • 形容環境:指空間或場景異常安靜,如廢棄的古屋、無人之地等(例:“古寺深夜寂若死灰,連風聲都仿佛被吞噬”)。
    • 形容心境:表示人的情緒極度消沉麻木,失去希望與活力(例:“他經曆失敗後,眼神寂若死灰,終日沉默不語”)。

二、出處溯源

  1. 道家典籍
    成語雛形可見于《莊子·知北遊》的“心若死灰”,但完整表述最早出自宋代張君房《雲笈七籤》第三十七卷:“志心者,始終運意……寂若死灰,同于枯木。”此句描述修道者摒棄雜念、心如止水的狀态。

三、用法與示例

  1. 語法功能
    多作謂語或定語,常見于文學性語境。例如:

    • 環境描寫:“戰場硝煙散盡,四野寂若死灰。”
    • 心理刻畫:“她聽到噩耗後寂若死灰,連淚水都流不出。”
  2. 情感色彩
    帶有消極或中性的雙重性,既可客觀描述寂靜,也可暗含對人物頹喪心境的批判。

四、補充對比

若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5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愛稱靶兒鏡子飽嗅悲悒跛鼈帛丸長城站攙燕稱慶饬躬慈萱大帽子德望滴修都速斐如甘休诰章焊劑換借麾汗互訓降旛兼善天下寄殡可戲叩誠李紳明戒磨牙莫知所為朋友潛形谲迹騎将青牛道士輕下慢上三龍祠森敷上簿設戟省行沈機沈香亭審閱時熟黍酏私田訴事田壄銅子投戈托軀危槷響合橡皮筋鄉親小眼薄皮狎笑渫黩邪慢攜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