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閏的意思、積閏的詳細解釋
積閏的解釋
為了與一回歸年的時間相符,陽曆、農曆各在曆法上加上若幹天,加在一月或一年中,稱“積閏”。 唐 許稷 《閏月定四時》詩:“玉律窮三紀,推為積閏期。月餘因妙算,歲遍自成時。”《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 安老爺 ﹞説着,便要講那分至歲差積閏的道理。”
詞語分解
- 積的解釋 積 (積) ī 聚集:積少成多。處心積慮。積儲。積憤。積郁。積怨。積願。積累(噄 )。積攢。 數學上指乘法運算的得數:積數。乘積。體積。容積。 中醫指兒童消化不良的病:這孩子有積。捏積。 筆畫數:;
- 閏的解釋 閏 (閏) ù 每四年加一日,稱“閏日”。有閏日的這一年稱“閏年”。這是公曆的“閏”。中國的農曆,二年或三年,需要加一個月,所加的這個月稱“閏月”,平均十九年有七個閏月。 偏,副,對“正”而言:閏位(
網絡擴展解釋
“積閏”是曆法調整中的一個術語,指為協調回歸年與曆法年之間的時間差,在陽曆或農曆中累積并添加天數的方法。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 核心作用:通過累積多餘的時間(如地球公轉的微小誤差),在特定周期内增加天數或月份,使曆法與四季變化同步。
- 應用範圍:既包括陽曆(如公曆閏年加1天),也涉及農曆(如設置閏月)。
2.具體表現
- 陽曆:每4年增加1個閏日(2月29日),以彌補365天與回歸年實際時長(約365.2422天)的差距。
- 農曆:通過“十九年七閏”的規則,在年中插入閏月,平衡農曆年與太陽年的差異。
3.曆史與文獻依據
- 唐代許稷《閏月定四時》提到“推為積閏期”,清代小說《兒女英雄傳》也提及“分至歲差積閏”的原理,說明該概念在古代曆法中的重要性。
4.現代意義
- 确保節氣、節日與自然季節一緻,對農業、天文等領域有實際指導作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法規則,可參考權威曆法資料或天文曆算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積閏的意思
積閏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累積和存儲閏年的年份。
拆分部首和筆畫
積閏的拆分部首是禾和門,分别對應“稻谷”和“門”的意義。積閏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積閏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周禮·地官司徒》中,用于指代每隔幾年潤年的方式。
繁體
積閏的繁體字為積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積閏的寫法稍有不同。禾字部分常寫成禾字旁加“㐅”(讀作cuì),表示稻谷積累的意思。門字部分寫作“䒑”(讀作mén),代表門的形狀。
例句
1. 為了确保時間計算的準确性,古人特地設立了一個機構來積閏。
2. 積閏的作用在于調整農曆與實際年份之間的誤差。
組詞
積閏年、積閏法、積閏表
近義詞
閏年、潤年
反義詞
平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