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同伐異的意思、标同伐異的詳細解釋
标同伐異的解釋
謂助同道伐異己。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輕诋》:“ 真長 标同伐異,俠之大者。常謂使君降階為甚,乃復為之驅馳邪?”
詞語分解
- 标的解釋 标 (標) ā 樹木的末端,引申為表面的,非根本的:标本。治标不治本。 記號:商标。路标。标記。标志。标尺。标語。 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标明。标題。标價。标榜(原為揭示、表明;後引申為宣揚、吹噓)。
- 異的解釋 異 ì 不同的:異乎。異說。異常。異己(與自己意見不同或利害相沖突的人)。異端(舊時指不符合正統思想的主張或教義,如“異異邪說”)。異化。異性。異樣。大同小異。異曲同工。 分開:離異。異居。 另外的,
網絡擴展解釋
“标同伐異”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信息
- 發音:biāo tóng fá yì
- 結構:聯合式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詞
- 語法功能:通常作謂語()。
釋義
-
字面含義
“标”指标榜,“伐”指聲讨,意為标榜與自己意見相同的人,排斥或攻擊意見不同的人()。
-
延伸含義
引申為評價事物時隻關注與自身相同之處,忽視或否定不同觀點,帶有主觀偏見的傾向()。
出處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诋》:“真長标同伐異,俠之大者。”()
例句
- 他總是标同伐異,不願接受其他人的意見()。
- 學術讨論應避免标同伐異,需包容多元觀點。
近義詞與辨析
- 近義詞:黨同伐異(兩者含義相近,但“黨同”更強調結成派系,而“标同”側重主觀标榜)。
- 反義詞:求同存異、兼容并包。
使用建議
該成語多用于批評主觀排他的行為,常見于學術、政治或社會讨論中。需注意其貶義傾向,避免誤用為褒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同伐異是一個詞語,意思是不同的人或物以各自獨特的方式表現出來,并且這種差異被大家所接受和認可。下面是對這個詞語相關的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标:木(木字旁), 八畫
- 同:口(口字旁), 八畫
- 伐:人(人字旁), 6畫
- 異:弓(弓字旁), 4畫
來源:
- 《詩經·鄒衍》:“既多比異,則謂之攸标同。”這個詞語出自中國古代的《詩經》中的一篇名為《鄒衍》的詩歌。
繁體:
- 標同伐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标同伐異的字形稍有不同,但整體含義與現代相同。
例句:
1. 作為一個多元社會,我們應該欣賞和尊重人們之間的标同伐異。
2.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這正是标同伐異的體現。
組詞:
- 标準、同伴、伐木、異國、相同
近義詞:
- 同異共存、異曲同工、多樣性
反義詞:
- 一緻、同質化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