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吉日的意思、吉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吉日的解釋

(1) [lucky day]∶吉利的日子;好日子

良辰吉日

(2) [the first day of the lunar month]∶農曆每月初一

詳細解釋

(1).吉利的日子。好日子。《詩·小雅·吉日》:“吉日維戊,既伯既禱。”《楚辭·九歌·東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唐 杜甫 《憶昔》詩之二:“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紅樓夢》第九七回:“ 寳 兄弟大喜!老爺已擇了吉日,要給你娶親了!” 歐陽山 《柳暗花明》八二:“從前迷信的人們,總喜歡把一些日子叫做吉日,而把另外一些日子叫做兇日。”

(2).指朔日。農曆每月初一。《周禮·地官·黨正》:“及四時之孟月吉日,則屬民而讀邦法以糾戒之。” 鄭玄 注:“以四孟之月朔日讀法。”參見“ 吉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吉日”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傳統文化色彩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吉利、吉祥的日子,常用于重要活動如婚嫁、動土、出行等,寓意順應天時以求順利。部分文獻中特指農曆每月初一(如《周禮》記載)。

二、曆史背景 古人通過觀察地球磁場與天文現象,總結出特定日期與人類活動的關聯性,形成“黃道吉日”體系,并編纂《協紀辯方》《象吉通書》等典籍,傳承近2000年。

三、分類與應用

  1. 黃道吉日:綜合星象、節氣等因素,用于嫁娶、開業等重大事項(如提到的“十全富貴吉日”甲寅乙卯等組合)。
  2. 天赦日:四季特定日期(如春季戊寅日),宜修造動土。
  3. 宗教吉日:與特定信仰儀式相關(需結合具體宗教曆法)。

四、文化意義 既體現古代自然崇拜與趨吉避兇的心理,也承載民俗傳統。例如《詩經·小雅》以“吉日維戊”描述狩獵擇日,杜甫詩中“遠行不勞吉日出”反映唐代擇日習俗的普遍性。

注意:現代使用中,“吉日”更多作為文化符號存在,實際選擇可參考傳統曆法,但需結合現實條件理性對待。完整吉日表可通過《萬年曆》或專業民俗資料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吉日

吉日,是指吉祥、幸福的日子。吉,指的是吉祥、幸福,而日則是指日子、日期。

拆分部首和筆畫:吉字的部首是口,共有6畫;日字的部首是日,共有4畫。

來源:吉日一詞在古代經典文獻中的出現頻率較高,據考證,古代人們将某些日子視為吉祥、幸福的日子,因此形成了“吉日”的概念。

繁體:吉日的繁體字為「吉日」。

古時候漢字寫法:關于吉的古漢字寫法有多種,早期的古文中常以「口」來代替,後來發展為「吉」。而日的古漢字寫法有「曰」,所以古時候「吉日」也可寫作「口曰」。

例句:他們選擇在吉日結婚,希望婚姻能一直幸福美滿。

組詞:吉祥、吉利、吉人、吉光、吉星等。

近義詞:吉慶、喜慶、吉利。

反義詞:兇日、黴日、倒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