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計省的意思、計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計省的解釋

宋 代管理國家財經事務最高行政機關三司的别稱。《宋史·職官志二》:“三司之職,國初沿 五代 之制,置使以總國計,應四方貢賦之入,朝廷不預,一歸三司。通管鹽鐵、度支、戶部,號曰計省。位亞執政,目為計相。其恩數廪祿,與參、樞同。” 宋 文同 《謝轉官表》:“是使吏闈之蕞品,亦升計省之中行。”

察考。 元 袁桷 《信州貴溪縣楊林橋記》:“二千年來著律令者,長吏率遵守文具,飾傳舍,除驛道為急;使者所弗至,不復計省民所必趨而顓受其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計省是中國古代財政管理機構的曆史稱謂,起源可追溯至唐代。該名稱在不同朝代有具體指代,尤以宋代為典型。《宋史·職官志》記載,北宋時期将鹽鐵、度支、戶部三司合稱"計省",總攬國家財政收支,其長官稱為"三司使",民間尊稱"計相"。

從構詞法分析,"計"字取《說文解字》"會算也"之本義,指核算、管理;"省"源自《周禮》"官府治事處"的行政機構含義。唐代文獻《通典》已出現"計省"作為度支機構的别稱,至宋代成為正式官署名。其職能涵蓋田賦征收、軍費調配、官俸支出等財政事務,相當于現代財政部與國家統計局的複合機構。

明代學者王圻在《續文獻通考》中特别指出,宋代計省的特殊地位體現在可直接向皇帝奏報,獨立于中書門下體制之外。這種垂直管理體系對元明清三代的財政制度産生深遠影響,直至清末度支部設立方完成曆史使命。

網絡擴展解釋

“計省”是宋代管理國家財經事務的最高行政機關“三司”的别稱,其核心含義與職能如下:

  1. 機構性質與職能
    計省即三司,負責統籌全國財政事務,包括鹽鐵、度支、戶部三大部門,掌管賦稅征收、財政支出及戶籍管理等。據《宋史·職官志二》記載,三司“總國計,應四方貢賦之入”,權力獨立于朝廷其他部門,直接向皇帝負責。

  2. 曆史沿革
    其制度沿襲五代,宋初為加強中央集權,将財政權集中于三司,主官稱“三司使”,地位僅次于宰相,被稱為“計相”。

  3. 其他含義
    元代文獻中,“計省”偶作動詞使用,意為“察考”,如元人袁桷在《信州貴溪縣楊林橋記》中提到地方官吏忽視民生需求,“不複計省民所必趨”。但此用法較為罕見,主要含義仍指向宋代三司。

計省的核心定義是宋代中央財政機構三司的别稱,職能覆蓋國家經濟命脈,是研究宋代官制與財政體系的重要概念。

别人正在浏覽...

閉關鼻竅谄讒倡亂澈骨馳箋賜勳辭旨當行黨禍倒落大嚣磴角邸店疊蘿花豆腐煩悶飜翥敷粉赅洽戈城耿潔宏圖大志懷鉛胡笳十八拍箭笴賤陋箕風咭咕進賀舉察钜功開足馬力梁鷰籮頭螞蚱車子門不夜扃木通盤積固畜漂零蓬斷疲殚辟寒犀裒畜紗窗恨删定素館筍條歎悼歎愕同舍生屠耆王外史忘斷宛黃頑重鹹壤險語枭裂新簇簇心煩意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