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幾社的意思、幾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幾社的解釋

明 末的文社組織。名為“幾社”者,蓋取知幾其神之義。主要成員有 陳子龍 、 夏允彜 、 徐孚遠 、 何剛 等人。其文學主張頗受前後七子影響,作品則對政治的混濁、民生的疾苦有所揭露。 明 亡後, 陳子龍 等數人曾緻力抗 清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幾社是明末崇祯年間(1628-1644)由陳子龍、夏允彜、徐孚遠等文人創立的文學團體,屬複社分支。該社取名源自《周易·系辭》"知幾其神乎",取"見微知著"之意,旨在通過文學創作探求治世之道。

其核心成員包括:

  1. 陳子龍:代表作《陳忠裕公全集》,提出"文以範古為美"的複古主張
  2. 夏允彜:編纂《幸存錄》,注重史實考據
  3. 李雯:與陳子龍合編《皇明經世文編》,收錄經世緻用文章

文學特征表現為:

該社團在崇祯五年(1632年)達到鼎盛,成員逾百人,後因清軍入關逐漸分化。其文學主張直接影響清代桐城派古文運動,部分成員參與抗清活動的事迹載于《明史·文苑傳》。

網絡擴展解釋

“幾社”是明末重要的文社組織,其名稱取自《周易·系辭下》中“知幾其神”之義,強調洞察時勢的智慧。以下是詳細解釋:

  1. 成立背景與成員 幾社成立于明末(約1629年),由陳子龍、夏允彜、徐孚遠、何剛等文人發起,社址位于松江(今上海松江區)。其成員多關注社會現實,主張通過文學揭露政治腐敗與民生疾苦。

  2. 文學主張與特點 受明代“前後七子”複古文風影響,幾社提倡複興古文,但更注重内容的社會批判性。作品多反映明末動蕩局勢,如陳子龍的《小車行》直指賦稅苛重導緻的流民問題。

  3. 曆史影響 明亡後,幾社成員積極參與抗清活動,如陳子龍組織義軍抵抗清軍,夏允彜殉國。其精神被清末革命團體“南社”繼承,南社以“幾複風流”自居,将反清思想與文學結合。

  4. 與複社的關系 幾社與同時期複社并稱,複社側重政治活動,幾社更專注于文學創作,兩者共同構成明末士人抗争的文化力量。

注意:部分詞典(如)誤将“幾社”解釋為“社會混亂”的成語,實為混淆。該詞特指明末這一文社組織,需結合曆史語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菴薆阿托品白洑辨畫薄物細故嘲薄槎枒赤土吹蕩礠石打聽大資産階級低容杜魄風軌高氣壓弘惝黃裳護兒噭音解閱羁旅之臣卷然隽客磕撲撲可虞阃閨連岡狸别冽清陵虐醴醆漏巵爐具蒙冤受屈麊泠南山皓内轉煗老清駃清樂青杳熱厥容日撒手锏色絲虀臼賞邑賒賬首楞說媒拉纖恕思私奴太先生貼本鐵心衛所相踶象牙牌銷铄齘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