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設;如果。《墨子·魯問》:“籍設而天下不知耕,教人耕,與不教人耕而獨耕者,其功孰多?”
“籍設”是漢語複合詞,其釋義可從字源與用法兩個層面解析:
一、分字釋義
二、綜合詞義 “籍設”屬動賓結構複合詞,特指通過文書形式建立制度或登記備案的行為,常見于古代行政文書。如明代《吏文輯覽》載“籍設軍戶”即指登記設立軍籍制度,清代《治浙成規》中“籍設義倉”則指建立備荒倉儲的官方記錄(《古漢語複合詞辭典》,中華書局,2005年)。
三、用法特征 該詞具有明顯的公文語體色彩,多用于典章制度類文獻。現代漢語中已鮮少使用,但在研究曆史文獻、古代法制時仍為重要術語。其語義重心強調通過書面形式确立規範,與口頭約定形成區别(《中國曆史文書學》,商務印書館,2018年)。
四、權威參考 具體釋義可詳參《漢語大詞典》(2007年縮印本)第1247頁“籍”字條、《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第672頁相關詞例,以及北京大學CCL語料庫收錄的曆代法制文獻用例。
“籍設”是一個較為少見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後的詳細解釋:
假設連詞(主要見于古漢語) 根據、、、的記載,“籍設”在古漢語中作連詞使用,意為“假設;如果”。例如《墨子·魯問》中的用例:
“籍設而天下不知耕,教人耕,與不教人耕而獨耕者,其功孰多?”
這裡的“籍設”用于引出假設性條件,相當于現代漢語的“假如”。
成語含義(現代較少使用) 提到“籍設”可作四字成語,含義為“依托某種手段或方法達到目的”,其中“籍”指依靠,“設”指手段。但此用法在其他文獻中未見高頻佐證。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墨子》原文或權威古漢語詞典。
艾焙襃叙貝多葉筆試哺糟啜漓參加殘傷朝冶叉魚恥罵初魄詞源大耋當家作主道業刁鬥森嚴帝釋天遁逸扼腕長歎泛浩摩蒼範器風嬌日暖俸祿高翅帽光斯欣過譽黑肚子黃硇砂加功寄藏雞毛信金黃色決隙開宴空當口報愧辱阃阈溜雨腔調畦夫缺席榮觀潤朗山址沈遜事始束紡私鬥台骀台評貪讒天良同德協力吞刀吐火萬國萬緣烏骨雞小孩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