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t upon an idea] 妙計忽然從心底構想出來
因一沉思,計上心來。——曹雪芹《紅樓夢》
計謀湧上心頭。舊時小說戲曲中常用語。 元 馬緻遠 《漢宮秋》第一折:“眉頭一縱,計上心來。”《紅樓夢》第二五回:“因一沉思,計上心來,故作失手,将那一盞油汪汪的蠟燭,向 寶玉 臉上隻一推。”亦作“計上心頭。” 元 張氏 《青衲襖·偷期》套曲:“計上心頭,暗令家童私問候。”
“計上心來”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指心裡突然想到了解決問題的計策或辦法,多用于描述靈光一現的思維過程。
注音:jì shàng xīn lái()。
成語體現了漢語中對“急智”的贊賞,強調思維敏捷與謀略的結合,常用于褒義場景。
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細節,可參考相關古籍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
《計上心來》是一個成語,指将計策或計算都想好了,心中有數,可以隨時采取行動。下面将為您介紹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詞語。
《計上心來》由四個漢字組成。其中,“計”的部首是言,總筆畫數為6;“上”的部首是一,總筆畫數為3;“心”的部首是忄,總筆畫數為4;“來”的部首是子,總筆畫數為3。
《計上心來》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古代神話故事,講述了判官在黃泉路上給餓鬼量髒的情節。後來,這個成語逐漸派生出含義更廣泛的使用。
繁體字中,計上心來的“計”字為「計」,“上”字為「上」,“心”字為「心」,而“來”字為「來」。
古代漢字中,“計”字的寫法較為繁瑣,與現代的寫法略有不同。而“上”、“心”、“來”的字形與現代基本一緻。
1. 他事前做了充分的準備,計上心來,确保了任務的圓滿完成。
2. 她是一個過于謹慎的人,總是計上心來,小心翼翼地行事。
1. 深思熟慮
2. 精心籌劃
3. 冷靜分析
4. 深謀遠慮
5. 準确判斷
1. 手到擒來
2. 知道門道
3. 臨危不亂
4. 深思熟慮
5. 胸有成竹
1. 不計後果
2. 盲目行動
3. 莽撞決策
4. 一無所知
5. 毫無準備
通過這篇文章,您應該對《計上心來》這個成語的含義、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形、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