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逈遠”。遙遠。《後漢書·袁紹傳》:“雖 楚 魏 絶邈,山河逈遠,戮力乃心,共奬王室。”
“迥遠”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ǒng yuǎn,其核心含義為遙遠,多用于書面或文學語境。以下為詳細解釋:
字義構成
用法與語境
古籍例句
“雖楚魏絶邈,山河逈遠,戮力乃心,共奬王室。”
——《後漢書·袁紹傳》
現代用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後漢書》等古籍或權威詞典。
迥遠(jiǒng yuǎn)是一個漢語詞彙,形容事物相隔距離很遠、差别很大的意思。迥指相差很大,遠則指距離較遠。迥遠一詞可用來形容空間、時間、性格、觀點等方面的差異。
迥遠這個詞由兩個部分組成:迥(jǐonɡ)和遠(yuǎn)。迥的部首是辵,它表示走。遠的部首是辶,同樣也表示走。迥遠分别有11和7個筆畫。
迥遠的繁體寫法為「迥遠」,即将「迥」的右邊的「辶」改為「⻌」,将「遠」的左邊的「辵」改為「⻍」。
迥遠的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迥在古時的寫法是「遒」,由「辵」和「九」組成;遠在古時的寫法是「垣」,由「土」和「元」組成。
1.他們的想法迥遠不同,難以達成共識。
2.這兩個地方迥遠相隔了幾千公裡。
3.我們的價值觀與他們迥遠相背。
迥然:指事物之間差别非常明顯。
迥異:指事物之間差别極大。
差别:表示事物之間的不同。
距離:表示空間上的間隔。
近義詞:相去甚遠、天壤之别、懸殊。
反義詞:相近、相似、相近無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