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墓室。 清 冒襄 《影梅庵憶語》:“今人與香氣俱散矣,安得返魂一粒,起於幽房扃室中也。”
“扃室”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扃室”指墓室,即埋葬逝者的封閉空間。該詞最早見于清代文學家冒襄的《影梅庵憶語》:“今人與香氣俱散矣,安得返魂一粒,起於幽房扃室中也。”(句中“幽房扃室”均代指墓室,表達對逝者的追思。)
二、字義拆解
三、使用場景
該詞屬于文言用法,現代漢語中極少出現,主要用于古籍文獻或特定文學作品中描述墓葬相關場景。例如清代文人常以“扃室”暗喻生死相隔的意境。
四、相關拓展
與“扃室”結構相似的詞彙還有“幽扃”(幽深的墓門)、“泉扃”(黃泉下的墓室)等,均屬古代喪葬文化中的婉辭。需注意該詞與“窀穸”“玄室”等墓室代稱的細微語境差異。
《扃室》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一扇用扃子關上的房間,即門被扃住的房間。
《扃室》的部首是扌(手),筆畫數為九畫。
《扃室》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秋水》篇中,用以形容一扇被鎖住的門和被扃住的房間。
《扃室》的繁體字為「扃室」。
在古代漢字中,「扃室」有可能有不同的古體字寫法,不過具體的古體字寫法沒有明确的記載。
1. 屋裡的貴重物品都鎖在了扃室裡,非常安全。
2. 這扇門原本是扃室狀,現在被拆除了,房間看起來更寬敞了。
1. 扃子
2. 扃門
3. 扃鎖
4. 扃閉
1. 關房間
2. 鎖房間
3. 蓋房間
4. 封閉房間
1. 敞開房間
2. 開放房間
3. 解開房間
4. 未關房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