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謹慎卓特。 宋 劉攽 《皇兄故右金吾衛大将軍單州防禦使令儇可贈安化軍節度觀察留後追封高密郡王制》:“具官某賦性惇篤,治身謹卓。”
“謹卓”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析:
“謹卓”由“謹”和“卓”二字組成:
組合後表示“行為謹慎、品行高尚且能力突出”,常用于形容人兼具謙遜與卓越的特質。
詞義側重
該詞強調内外兼修,既要求行事審慎(如“治身謹卓”),又需具備卓爾不群的品德或才能。
古籍出處
最早見于宋代劉攽的诏令文書,原文為:“具官某賦性惇笃,治身謹卓。”
此處用于褒獎官員品行端方、嚴于律己且政績突出,體現其官方文書中的莊重語境。
“謹卓”融合了傳統儒家對“修身”與“卓越”的雙重要求,既是對個人修養的肯定,也隱含社會對精英品行的期待。其古典色彩濃厚,現代語境中更多見于文獻或特定文化讨論。
謹卓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謹」和「卓」兩個字組成。
「謹」是一個由讠(讠是「言」的替代部首)和金組成的漢字,它的拆分部首為「讠」,總筆畫數為6。
「謹」的意思是慎重、細心、小心翼翼,表示在言行舉止上十分注意,不敢大意或冒險。
例如:他對待工作一向非常謹慎。
「卓」是一個由十和早組成的漢字,它的拆分部首為「十」,總筆畫數為8。
「卓」的意思是高出衆群,突出,出類拔萃。
例如:他的才華在同齡人中顯得很卓越。
「謹卓」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人對人才的評價,用來形容某人在品德和才華方面都非常突出。
在繁體字中,「謹」和「卓」的形狀保持不變,隻是書寫風格有所差異。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謹」的上部是「禁」,下部是「谷」,形狀稍有不同。
「卓」的古代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隻是筆畫的順序略有不同。
組詞:謹慎、謹記、卓越、卓絕
近義詞:謙虛、謹慎、卓爾不群、卓有成就
反義詞:魯莽、輕率、平庸、普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