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ter and be stationed in] 指軍隊開進某地并駐紮下來
謂軍隊等開進某處駐紮下來。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史料一·李傅相入曾文正公幕府》:“既而 文正 進駐 祁門 , 傅相 謂 祁門 地形如在釜底,殆兵家之所謂絶地,不如及早移軍,庶幾進退裕如。” 吳文鬥 《聆聽朱總司令的教誨》:“ 北宋 景德 元年(公元1004年) 遼 兵南下, 真宗 趙恒 在 寇準 的極力主張下,被迫禦駕親征,進駐 澶州 。” 喬月波 《保衛鹽城》二:“ 陳毅 代軍長和 劉6*少6*奇 政委帶着部隊進駐 鹽城 ,重建新四軍軍部。”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進駐漢語 快速查詢。
“進駐”是一個動詞,其核心含義為進入某地并駐紮或停留。以下是詳細解析:
軍事場景
最初用于描述軍隊開進某一地區并駐紮下來,強調軍事行動中的占領與駐守。例如:“駐港部隊已進駐香港”()。該用法可追溯至清代文獻,如薛福成記載的“文正進駐祁門”()。
官方機構應用
後擴展至政府、巡視組等官方機構派遣人員到特定區域執行任務。例如:“省委巡視組進駐各縣開展巡視工作”()。
詞源結構
“進”表示方向(向前移動),“駐”表示狀态(停留),組合後強調“進入并停留”的動态過程()。
現代擴展
現也用于企業、組織等非軍事主體進入某地長期發展。例如:“企業進駐産業園區”(),但需注意此用法與“入駐”存在細微差異(後文詳述)。
“進駐”一詞從軍事術語擴展為涵蓋行政、商業等多領域的通用詞彙,其核心始終圍繞“進入并駐守”的行為邏輯。使用時需結合主體性質(軍隊、機構、企業)及語境判斷具體含義。
進駐(jìn zhù)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第一個字“進”(jìn)是由“辶”和“井”兩個部首組成,“辶”意為走路,表示行動的意思,“井”表示軍隊。第二個字“駐”(zhù)是由“馬”和“主”兩個部首組成,“馬”表示馬,表示動物的意思,“主”表示管理,表示掌管的意思。
《進駐》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用兵場合。當軍隊要向某個地區移動并駐紮下來時,就稱為“進駐”。這個詞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相同。
古時候對于“進駐”的寫法略有不同,其中的字“進”在古代的寫法中是“進”,“進”字的表現形式和現代的“進”字相似,隻是在結構上稍有差異。
例句:1. 部隊已經進駐該地。
2. 敵軍突然進駐了村莊。
組詞:進入、進攻、駐紮、進軍。
近義詞:駐守、駐足。
反義詞:撤離、退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