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錦州市的意思、錦州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錦州市的解釋

在遼甯省西南部、小淩河下遊,京哈、錦承兩鐵路交點。1937年設市。人口783萬(1995年)。為著名的軍事、交通要沖。解放戰争中遼沈戰役在此發動。特産玉石雕刻、蝦油。名勝古迹有遼代錦州塔、廣濟寺。市北有遼沈戰役烈士紀念塔和紀念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錦州市是中國遼甯省下轄的地級市,其名稱蘊含深厚的曆史文化内涵。從漢語詞典角度解析,“錦”字本義指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引申為“美好、鮮明”,如“錦繡山河”;“州”為古代行政區劃單位,現指地級行政區域。二字組合既體現了地域特色,又承載着曆史記憶。

據《遼史·地理志》記載,錦州得名始于遼代(公元911-923年),因小淩河(古稱“錦水”)穿城而過,河水“澄瑩如錦”而得名。清代《欽定盛京通志》進一步佐證,該地“山川明秀,宛若織錦”,故以“錦”定名。

在地理方位上,錦州市位于遼甯省西南部,渤海遼東灣北岸,屬遼西走廊東端咽喉要地。作為連接東北與華北的交通樞紐,其戰略地位在曆代軍事典籍中均有記載,如明代《遼東志》稱其為“山海要沖”。

文化内涵方面,錦州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遼西高跷”。地方志《錦州市志》載錄,其民俗活動中的“錦州剪紙”“錦州皮影”等藝術形式,均以“錦”為創作核心元素,展現地域審美特質。

網絡擴展解釋

錦州市是遼甯省下轄的地級市,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信息,其核心解釋如下: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位于遼甯省西南部、遼西走廊東部,北靠松嶺山地,南臨遼東灣,是連接華北與東北的交通樞紐。轄10個縣(市)區,包括黑山、北鎮、淩海、義縣等,總面積10,301平方公裡,海岸線124公裡,2023年人口約302.6萬。

二、曆史與戰略地位

1937年正式設市,自古為軍事重鎮。解放戰争期間,遼沈戰役在此發動,市北建有遼沈戰役烈士紀念塔和紀念館。現為環渤海經濟區重要沿海開放城市,納入遼甯沿海經濟帶國家戰略。

三、經濟與文化特色

四、旅遊資源

五、交通優勢

京哈鐵路與錦承鐵路在此交彙,葫蘆島港為外港,形成陸海聯運體系。

注:如需更詳細數據(如最新人口統計),可參考(360百科)和(地方政府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安康巴拉圭半輪蹦豆兒貶辱不傾步鄣草萊串捏雛鷹展翅大豪分朋引類葛藟廣狹歸旅還年壕塹哼唱恒旸槐花黃,舉子忙洊迫交掎校勘學畿輔饑馑薦臻髻盤款啟寬舒漓薄迾禁閵轹六郎六獸隸習緑劍真人毛毯媚秀妹丈妙楷台鳴晨捺弮甯宅拗開抛曲遷思回慮請吏球樓裙花讓木如夢初覺靸鞋傻呵呵梢尾紹熙石锛書信體四項基本原則松廳挑腳漢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