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蟲名。形似西瓜子,黑褐色,觸角呈絲狀,後肢強壯,善于跳躍,雄的鳴聲似小鐘,供玩賞。 明 袁宏道 《畜促織》:“又一種亦微類促織;而韻緻悠颺,如金玉中出,溫和亮徹,聽之令人氣平,京師人謂之金鐘兒。見暗則鳴,遇明則止。”亦作“ 金鐘兒 ”。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金鐘兒》:“金鐘兒産於 易州 ,形如促織。七月之季,販運來京,枕畔聽之,最為清越,韻而不悲。” 柳杞 《長輩吳松明》:“路旁草叢中的蟋蟀、金鐘兒、紡織娘、山草驢……奏着動聽的涼夜小曲。”
見“ 金鐘兒 ”。
金鐘兒是一種鳴蟲,學名為日本鐘蟋(Homoeogryllus japonicus),屬于珠蟋科、鐘蟋屬。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金鐘兒是直翅目蟋蟀科昆蟲,因雄蟲鳴聲清脆如小鐘而得名。它在不同地區有别名,如馬蛉(南方)、黑金鐘(北方)等。
主要分布于中國東北、内蒙古、安徽、四川、山西等地,日本、朝鮮半島也有分布。
如需進一步了解鳴蟲文化或具體飼養方法,可參考權威昆蟲學資料或古籍記載(如《燕京歲時記》)。
金鐘兒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為“金”、“鐘”和“兒”三個部分。
其中,“金”是指金屬,是一種貴重的金屬材料,象征着權貴和財富。
“鐘”是一種古老的計時裝置,也代表時間和節奏。
而“兒”是古代的一種兒化音的後綴,用于表示親切、親密的感覺。
因此,金鐘兒的意思可以解釋為一個富有權勢和財富,有着優雅和節奏感的人。
金鐘兒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稱謂和贊美詞。在古代,金鐘兒常常用來稱贊兒童,尤其是皇室中的後嗣。
從字形上看,金鐘兒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沒有區别。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金字的部首是“钅”,而鐘的部首是“钅”加上“中”字的部首“丨”。兒字的部首是由“彡”和“口”組成。
因此,古代的金鐘兒寫作“鉅鐘兒”。
1. 他的舞姿優美而節奏感極強,真是一個金鐘兒。
2. 這位演員不僅音樂才華出衆,形象也是個金鐘兒。
3. 小明五歲就能彈奏鋼琴,真是個小小金鐘兒啊。
金鐘、鐘兒、金兒
金童、金童子、宇文邕
草民、無權、貧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