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钲的意思、金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钲的解釋

(1).古樂器。《文選·張衡<東京賦>》:“戎士介而揚揮,戴金鉦而建黃鉞。” 薛綜 注:“金鉦,鐲鐃之屬也。” 宋 楊萬裡 《過瓜洲鎮》詩:“數棒金鉦到 江 步,一檣霜日上 淮 船。” 明 夏完淳 《送客遊閩》詩:“金鉦賁鼓安在哉,草衰木落江之沚。”

(2).比喻太陽。 宋 蘇轍 《黃樓賦》:“金鉦湧於青嶂,陰氛為之辟易。” 宋 黃庭堅 《次韻韓川奉祠西太一宮》之四:“便面猶承墜露,金鉦半吐東牆。” 宋 範成大 《新嶺》詩:“曈曈赤幟張,昱昱金鉦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金钲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兩個核心義項,均具有深厚的曆史文化淵源:


一、古代軍樂器(核心義項)

釋義:

金钲是古代行軍時使用的金屬打擊樂器,形似鐘或鑼,以銅鑄成。主要用于軍隊指揮,通過敲擊傳遞進退信號,亦用于儀仗隊列的節奏控制。

文化背景與功能:

  1. 軍事號令:

    古代作戰時,“鳴钲”表示收兵,《詩經·小雅·采芑》有“钲人伐鼓”之載,印證其與鼓配合指揮軍隊進退的功能。

  2. 儀仗用具:

    漢代起用于帝王儀仗,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皇家儀衛“執金钲、鼓角”,彰顯威儀。

形制特征:


二、比喻太陽(文學意象)

釋義:

唐宋詩詞中常以“金钲”喻指太陽,取其圓形、金屬光澤與光輝特質,賦予自然景象以壯美意象。

經典例證: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钲”字釋義,1997年版。
  2. 《辭海》(中華書局):“金钲”條,2015年版。
  3. 《全宋詩》蘇轼卷、範成大卷,北京大學出版社。
  4. 《周禮·夏官·大司馬》鄭玄注,中華書局點校本。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以權威紙質文獻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金钲”是古代戰争中用于指揮軍隊的金屬樂器,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與形制
    金钲是一種銅制打擊樂器,形似鐘但更狹長,頂部有柄,敲擊時可發出清脆聲響。其材質為青銅,故稱“金”钲。

  2. 軍事用途
    在戰場上,钲與鼓配合使用:

    • “擊鼓進軍”:鼓聲代表進攻指令,士兵需一鼓作氣沖鋒。
    • “鳴金收兵”:敲擊钲則示意停止擊鼓,軍隊撤退或休整。這種信號系統在《周禮》等文獻中均有記載,商代已出現類似功能的青銅铙。
  3. 曆史典故與文化影響

    • 成語“鳴金收兵”源于钲的指揮功能,後引申為任務結束。
    • 孫武練兵故事中,青銅铎(類似钲)被用于指揮士兵撤退,體現“令行禁止”的軍事原則。
  4. 考古證據
    秦兵馬俑指揮車上曾發現青銅铎,雖鼓已腐朽,但金屬钲類器物留存,印證了古代戰争指揮工具的實際使用。

  5. 與铙的區别
    商代铙與钲功能相似,但铙需手持敲擊,柄在下;钲則可能懸挂使用。兩者均屬“金”類樂器,通過聲音傳達軍令。

金钲是古代軍事指揮體系的核心工具,通過聲音信號控制軍隊進退,對戰争策略和成語文化均有深遠影響。

别人正在浏覽...

安厘王葆守備覽編校别號兵矢蒼皤闖席達視丁男芳蘭奮拔豐珍粉身佛蘭德斯美術附辭會義覆敦撫馭各樣鬼羅襦貴州省榖實還差貨布見微知萌兢魂金猴近兩年霁澤樓陰命價明蝦南庭尼菴炮架飄篷愆阙輕氣球請求區寰曲昭飒俐善才山會山侶山響神聳率舞雙蛾水蠟樹台安騰突挑夫投心推恩嵞徑脫縫問名財響兒相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