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杯名。 唐 李商隱 《菊》詩:“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唐 溫庭筠 《南歌子》詞:“手裡金鸚鵡,胸前繡鳳凰。”參見“ 金螺 ”。
“金鹦鹉”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語境理解:
指代裝飾華麗的酒杯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詩詞,如李商隱《菊》中“願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以及溫庭筠《南歌子》“手裡金鹦鹉,胸前繡鳳凰”,均以“金鹦鹉”隱喻酒杯的精緻華美。元代關漢卿《魯齋郎》中“三杯酒滿金鹦鹉”,進一步印證其作為酒具的文學意象。
名稱來源與象征
“金”強調材質的貴重,“鹦鹉”可能取自鹦鹉螺杯的造型傳統(參考“金螺”别稱),或借鹦鹉羽毛的絢麗色彩比喻酒杯的華貴。
部分資料提到“金鹦鹉”可比喻才華出衆、善于言辭的人,如“金色鹦鹉”象征語言模仿能力,但此用法在古籍中未見直接例證,可能是現代對古典意象的引申解讀。
《金鹦鹉》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指通過賄賂或其他手段獲得的美好的稱贊或贊美。
《金鹦鹉》的拆分部首是“金”和“鳥”,其中“金”部表示金屬,而“鳥”部表示鳥類。 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金鹦鹉》一詞的總筆畫數為12。
《金鹦鹉》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李時中的《竹林七賢論》中。該文以“竹林七賢”為背景,描述了七位志趣相投的文人在竹林中座談的場景。其中,一位參與座談的貴族稱贊其他人的文章時,以“金鹦鹉”來形容他們的作品。
《金鹦鹉》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金鸚鵡」。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有多種與現代不同的寫法。據考證,古時候《金鹦鹉》一詞的漢字寫法為「金鸚鵡」。
1. 他通過送禮賄賂了一些評論家, 獲得了許多《金鹦鹉》。
2. 他的作品憑借其精湛的技藝赢得了衆多名人的《金鹦鹉》。
1. 七賢鹦鹉:指竹林七賢中的一位,表揚他的作品或言論。
2. 金鹦鹉獎:指給予表彰和贊揚的獎項。
1. 金口玉言:指出自名人或權威人士口中的贊美之辭。
2. 銀牌誇獎:指對某人或某事的肯定和贊賞。
1. 毒舌:指惡意批評或诽謗他人。
2. 薄贊:指贊美中帶有保留或不夠熱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