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方士煉的一種丹液。謂服之可以成仙。《漢武内傳》:“其次藥有九丹金液,紫華紅英,太清九轉五雪之漿。” 晉 葛洪 《抱樸子·金丹》:“金液太乙所服而仙者也,不減九丹矣。” 唐 李白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詩:“所期就金液,飛步登雲車。” 明 張居正 《軒皇問道治世長生頌》:“彼異端者流,掇虛崇誕,謂軒皇受丹經傳九品,及服食金液之術,豈不淺之乎闚聖閾哉。”
(2).喻美酒。 唐 白居易 《遊寶稱寺》詩:“酒嬾傾金液,茶新碾玉塵。”
“金液”是一個多義詞,主要含義如下:
古代方士煉制的丹液(可指丹藥或仙藥)
指道教或古代方士通過煉丹術制成的液體,傳說服用後可成仙。例如《抱樸子·金丹》中提到“金液太乙所服而仙者”,李白詩中也有“所期就金液,飛步登雲車”的描寫。
喻指美酒
因黃金色澤與珍貴特性,常被用來形容上等佳釀。如白居易《遊寶稱寺》中“酒嬾傾金液”,即以“金液”代指美酒。
其他補充說明:
如需更詳細古籍出處或現代應用案例,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
《金液》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指的是黃金的流動狀物質。根據字義解析,金液代表着金屬黃金熔化後的液态。金液在漢字中也有象征着財富、光輝和珍貴的意義。
根據《康熙字典》,《金液》可以拆解為3個部首。部首1是“钅”,表示金屬類物質;部首2是“水”,表示液體;部首3是“水”,表示液體。
《金液》一共包含了11畫。
《金液》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根據研究,它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作為描繪金屬黃金熔化後的液體的詞語。
在繁體字中,金液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金液的寫法沒有太大區别。漢字的演化使得金液的形狀和寫法有些微的變化,但整體上仍然保持了現代字形的特點。
1. 傳說中的仙露,就是一種能夠轉化為金液的神奇液體。
2. 那片土壤上有許多黃金礦石,堆積如山的金液閃爍着耀眼的光芒。
組詞:金屬、黃金、金條、金礦
近義詞:金汁、金油、金漿、金漆
反義詞:固态、金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