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作有智慧,在愚人面前誇耀自己。語本《莊子·山木》:“飾知(智)以驚愚。” 梁啟超 《論書法》:“《史記》之書法也,豈嘗有如 廬陵 之《新五代史》、 晦菴 之《通鑑綱目》咬文嚼字,矜愚飾智,齗齗於緦小功之察,而問無齒決者哉!”
“矜愚飾智”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jīn yú shì zhì,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裝作有智慧,在愚人面前誇耀自己,常用于形容虛僞或故作高深的行為。其核心是諷刺那些通過僞裝聰明來擡高自身、貶低他人的态度。
“他總愛在會議上矜愚飾智,實則觀點空洞無物。”
需注意與“飾智矜愚”(近義,但側重“以智飾愚”)的區别,而“大智若愚”則為其反義表達。
該成語揭示了人性中“自我标榜”的弱點,提醒人們應保持謙遜,避免通過貶低他人來彰顯自身。其深層含義與《莊子》主張的“虛己以遊世”思想相呼應。
若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莊子》原文或相關文學評論。
《矜愚飾智》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故意顯示自己聰明才智而實際上卻顯得愚蠢無知的行為。這個詞可以用來批評那些自命不凡、自吹自擂的人。
《矜愚飾智》的三個字的拆分部首分别是矛、目、示。矛的筆畫數為5,目的筆畫數為5,示的筆畫數為5。
《矜愚飾智》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周易·系辭上》:“君子觀其課也,用意篇之,明政美乎齊,以智愚之,飾偏其道。”
《矜愚飾智》的繁體字為「矜愚飾智」。
古時候《矜愚飾智》的字形略有不同,具體寫法為「喇愚飾智」。
她總是矜愚飾智地在别人面前賣弄自己的知識,可實際上她對很多基本概念都一無所知。
組詞:矜持、矜貴、愚笨、飾物、飾品
近義詞:自持、炫耀、假裝聰明
反義詞:真智、真誠、真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