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謹設防。 唐 元稹 《論西戎表》:“苟謹閑繕完不失其守者,則朝廷議賞之不給,又孰肯摧鋒刃,冒殊死,而出入於係虜哉?”
“謹閑”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嚴謹設防:指在軍事或重要事務中采取嚴密謹慎的防禦措施。該詞最早見于唐代元稹的《論西戎表》,原文提到:“苟謹閑繕完不失其守者,則朝廷議賞之不給……”(意為:若能嚴謹設防、修繕完備并堅守職責,朝廷的賞賜尚不足以回報其功績)。
該詞暫無明确近義詞或反義詞記錄,但可根據“嚴謹”“設防”等核心含義,結合具體語境靈活理解。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辭典》或唐代文獻《論西戎表》原文。
謹閑是一個成語,表示要謹慎地安排和利用閑暇的時間。謹閑的意思是要珍惜空閑的時間,以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修養。
謹閑的拆分部首是讠和門,拼音為jǐn xián,總筆畫數為13。
謹閑這個成語的來源比較明确,最早出現在唐朝杜甫的《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中:“丈人謹閑一相尋,攬書島外轉船頻。欲将清绠裁遊後,卻被長波誤杭鄰。”杜甫在這首詩中表達了他對于空閑時間的惋惜,倡導大家要珍惜時間,充實自己。
謹閑的繁體字為謹閑。
古時候,謹閑的寫法有所不同,例如在《廣韻》中,謹閑的寫法是“嚥閒”。而在《說文解字》中,謹閑的寫法是“覽涎”。由于語言的發展和規範化,現在的寫法統一為“謹閑”。
以下是謹閑的例句:
1. 我工作很忙,但我一直保持着謹閑的心态,不讓自己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
2. 老人們告訴我們要珍惜青春,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的謹閑時間。
一些以“閑”為主體的組詞有:閑適、閑暇、閑散。
謹慎、小心可以作為謹閑的近義詞,而不謹慎、草率可以作為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