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金色的霞光;彩霞。 唐 常建 《湖中晚霁》詩:“踟蹰金霞白,波上日初麗。” 唐 劉禹錫 《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詩:“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敧影促猶頻望。”
(2).額黃。 唐 溫庭筠 《南歌子》詞:“臉上金霞細,眉間翠鈿深。” 華锺彥 注:“金霞,謂額黃也。古者女裝勻面,惟施朱傅粉而已, 六朝 乃兼尚黃。”
“金霞”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自然景象
指金色的霞光或彩霞,常用于描繪日出或日落時天空的絢麗景象,例如“金霞昕昕漸東上”(劉禹錫詩)。
古代妝容
在詩詞中也可指額黃,即古代女子塗在額部的黃色妝飾。如溫庭筠《南歌子》中“臉上金霞細”即描述女子妝容的精緻。
在姓名學中,“金”象征高貴與財富,“霞”代表絢麗雲彩,組合為名字時寓意光彩照人、生活富足,常見于女性名字。
“金霞”既可指自然界的霞光,也可用于形容妝容或寄寓美好願景。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文學作品中多展現詩意與畫面感。
金霞是一個漢字詞語,由“金”和“霞”兩個字組成。
“金”字的部首是“金”,筆畫數為8;“霞”字的部首是“雨”,筆畫數為16。
“金霞”這個詞出自《紅樓夢》:“卻見金殿諸宮,鬥折蛾眉。丹鳳朝陽,霞映簾垂。”金殿上的霞光被形容為金霞。
繁體字為“金霞”。
古時候的寫法與現代基本一緻,沒有明顯的差别。
1. 隨着太陽的升起,整個海面都被金霞染紅。
2. 雪山之巅,金霞璀璨,美不勝收。
3. 晚霞中的雲彩竟然呈現出金霞的顔色,真是美不勝收。
金色、金光、金湯、霞光、霞輝、霞彩
金色、金光、金華、金黃、金燦
黑暗、銀白、朦胧、灰暗、陰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