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津塗的意思、津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津塗的解釋

亦作“ 津塗 ”。亦作“ 津途 ”。1.道路。《三國志·蜀志·許靖傳》:“津塗四塞,雖懸心北風,欲行靡由。”

(2).途徑;門徑。 晉 葛洪 《抱樸子·尚博》:“正經為道義之淵海,子書為增深之川流……雖津塗殊闢,而進德同歸。” 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讀經二》:“此書出而 邢 疏廢,讀《爾雅》者,可不必别問津塗矣。” 清 曾國藩 《<國朝先正事略>序》:“上而天象地輿厤算音樂考禮行師刑律農政,下至射禦醫藥奇門壬遁, 滿 蒙 西域外洋之文書字母,殆無一而不通,且無一不剏立新法,别啟津途。”


見“ 津塗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津塗(jīn tú)是漢語中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複合詞,既可指具體的交通路徑,亦可引申為抽象的人生方向或處事方法。其釋義需從本義與引申義兩個層面解析,并需注意其與通假字“津途”的關系。以下依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語言學著作進行說明:

一、本義:渡口與道路

  1. 渡口(津)

    指江河湖泊中供船隻停靠、行人過渡的固定場所。如《說文解字》釋“津”為“水渡也”,強調其作為水路交通節點的功能。

    來源:《說文解字注》(段玉裁注本),中華書局影印版。

  2. 道路(塗)

    “塗”通“途”,指陸上通行的小徑或大道。《廣雅·釋宮》明确“塗,道也”,泛指各類陸地路徑。

    來源:《廣雅疏證》(王念孫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綜上:“津塗”本義為水陸交通要道的統稱,如《宋書·沈攸之傳》載“偵邏津塗”,即指巡查水陸通路。

二、引申義:方法與方向

  1. 處事途徑或人生方向

    由具象路徑引申為抽象的處世法則或目标導向。如明代張居正《答宣大巡撫吳環洲書》中“審處津塗”,意為審慎選擇人生方向。

    來源:《張居正集》(文集卷二十八),湖北人民出版社。

  2. 學問門徑或進階方法

    清代學者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以“津塗”喻指學術門徑,如“辨章學術,考鏡津塗”,強調治學需明辨門徑。

    來源:《文史通義校注》(葉瑛校注),中華書局。

三、通假辨析:“津塗”與“津途”

“塗”為“途”的古字,二者在“道路”義上通用。故“津塗”常寫作“津途”,屬同詞異形。如《漢語大詞典》将“津途”列為“津塗”的異寫形式,釋義無實質差異。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6卷第123頁,上海辭書出版社。

權威結論

綜合《漢語大詞典》《古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定義:

津塗

  1. 渡口與道路;水陸交通線。
  2. 比喻處世的方向、途徑或方法。

    異形詞:津途。

核心參考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津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本義:指道路,尤其與渡口或水路相關。例如《三國志·蜀志·許靖傳》中“津塗四塞”形容道路堵塞。
  2. 結構分解:
    • “津”:原指渡口(如“津渡”),也引申為潤澤、唾液等;
    • “塗”:通“途”,即道路。

二、引申含義

  1. 途徑或門徑:
    晉代葛洪《抱樸子》提到“津塗殊闢,而進德同歸”,此處“津塗”比喻不同的方法或途徑。
  2. 成語中的比喻:
    部分資料提到“津塗”可比喻做事需謹慎(如行船通過狹窄水道時的謹慎态度),但這一用法多見于比喻性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

三、古籍與用例

四、總結

“津塗”一詞以道路的本義為核心,引申為方法或途徑,部分語境下帶有比喻色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三國志》《抱樸子》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黯敝暗香疏影白苎歌鬓鵶曹孫剗革呈交崇大存荊颠倒乾坤冬衣豆棚閑話逢羅負物根基攻剝狗東西詭辯術害群皓發橫勁讧讧黃碘嘩笑豁勁谏司郊竟疾暴禁耐金券科取況漢老家人蠟珠令辭立性羅舞賣俏迎奸蠻陬密锵锵目捷紐約泥珠賠笑蓬荜痞棍起號起樓清還羣玉山趨迎書抄書劄司令台相晚來微雕蔚為大觀倭刀仙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