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reduce]∶縮小;減少
緊縮編制
(2) [be nervous]∶感到緊張;發緊
想到這裡,他的心突然緊縮起來
收縮;縮小。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驗各種死傷》:“皮骨緊縮,四畔有血廕。” 王蒙 《春之聲》:“ 嶽之峰 的心緊縮了一下,又舒張開了。”
“緊縮”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主要含義:
指物體因外力作用而收縮變緊的狀态,例如:
常見于宏觀經濟調控,指通過減少資金流動或支出以抑制過熱經濟:
若涉及具體領域(如醫學中的“血管緊縮”),需結合專業背景進一步分析。
緊縮(jǐn suō)是一個動詞,指将某物變得緊湊、緊密或小巧,使其體積或規模減小。這個詞在經濟、財政和生活中經常使用。
緊字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糸(mì)部,右邊是力(lì)部,共有十一畫。
縮字也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纟(sī)部,右邊是少(shǎo)部,共有十三畫。
緊縮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物》一書中,用來描述縮小物體的過程。
在繁體字中,緊字的寫法是緊,縮字的寫法是縮。
古代漢字中,緊字的寫法有糸疆和緊兩種形式,縮字有纟蠗和縮兩種形式。
1. 因為財政困難,政府不得不緊縮預算,削減開支。
2. 運動員緊縮自己的訓練計劃,以適應緊張的賽程。
3. 在經濟衰退時期,企業需要緊縮規模,提高效益。
1. 緊縮内需
2. 緊縮政策
3. 緊縮措施
4. 尺度緊縮
5. 金融緊縮
1. 壓縮
2. 收縮
3. 縮小
擴張
【别人正在浏覽】